《中外管理》:服务会成为竞争的最后一张王牌吗?
黄光裕:服务不会成为最后的牌,但没有它绝不行。现在全世界,可以说:渠道为王、服务为王、科技为王……都没有错,但没有一件事是孤立存在的。
渠道:取消中间商!
《中外管理》:你如何评价“渠道为王”以及国美与厂商的关系?
黄光裕:实际上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大家都在发展。国美依赖它们的产品、价格,它们依赖我们的卖场、我们的销量。厂商之间是一种合作关系。
我们其实是越合作越好,只不过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脾气都大了。因为不是高层对话了,都是基层在对接操作,难免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当然,这里也有厂家渠道策略不对导致的不和谐。道理很简单,我们想改变厂家的销售模式。如果它们一定要我们通过代理商进货,肯定成本会高。如果总是中间商挣更多利润,到消费者那里价格肯定就高。
比如:格力就还有分销代理,于是价格就会高2个点,谁来负担?我为什么要推荐你的产品?我们就是要取消中间代理商这个环节!
有人认为是渠道控制发言权了,其实不是这个问题。问题是厂家不想改变它的代理体系,只想走一条路。
格局:跨国巨头不可怕
《中外管理》:2004年12月31日,是中国零售业承诺对外开放的最后期限,这对国内的家电连锁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光裕:会带来更丰富的产品。同时我认为:国际巨头进入中国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
当时沃尔玛进来,中国还没有连锁,加上国内崇洋媚外,所以沃尔玛一炮打响。现在,这个行业它们要进来,环境已经变了:消费者、市场、销售观念,都趋于理智了。
当然,对国外巨头的进入,我们还是非常重视。1998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如何迎接竞争对手。几年下来,我看它们动作并不大。根据我每年的考察,与美国的百思拜、日本的小岛、山田等家电连锁企业相比,我们的总体水平略差一点,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客户优势、模式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