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事件处理的流程改进

   2023-05-12 互联网3550
<1,这样岂不是误事?这就是过渡管理问题。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从效果上看还是主管只要保障此员工心无旁骛,专心于此事就可以了,不要额外施加压力。

  另外一个就是多向沟通问题,信息传递冗余。例如B1需要和A1交流,他们直接交流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信息的有效值最高,因为两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但是由于各方的关注,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需要有附加的发散工作,向上级主管不断重复汇报工作,向对方部门主管解释自己很重视与对方的协作,最多时需要重复4遍:向部门A主管、高层主管,协调人,部门B主管。由此类推,多个人为了解决问题研究方案的话,沟通的信息量大得惊人。而且上级主管希望了解的是进度和结果,并不是解决的方式方法和技术细节。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分散了员工思考问题的精力,而且信息冗余量导致原有信息的效率下降了到原来的20%左右。

  如何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提高紧急时期的处理效率呢?采用流程改进方法,重新设计这个流程,人员组织图为图2所示,蓝色线条表示信息流。

  流程介绍如下:

  1.高层主管收到要求协调处理紧急事务的工作请求,指定总协调人代理自己全权处理此事,并通知所有相关部门主管尽力配合;

  2.总协调人联系各个相关部门主管,得到所有主管的支持后,成立“关注主管组”,同时也是本次事件的后勤组。包括所有涉及到的部门主管和高层主管,他们需要定时了解事态进展,总协调人定时向关注主管组发布事件解决的进展,或者向他们申请人力资源或者物质资源;

  3.部门主管负责提供人力或者物质资源,参与解决方案和实现,此后他不再直接向下属要求随时汇报,而是从总协调人那里得到项目进展信息,以保障下属工作的专注程度;

  4.所有实际操作解决方案的人组成的临时攻关团队,寻找解决方案和负责实施,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充分而且通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