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问题事件频发 凸现国内企业危机管理薄弱

   2023-03-08 互联网4870
核心提示:近两年来,波及全国的一些生产性事故和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如阜阳奶粉事件、德隆危机事件、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等

近两年来,波及全国的一些生产性事故和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如阜阳奶粉事件、德隆危机事件、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等。11月26日-27日,在“第二届现代企业危机管理国际论坛”上,专家指出,国内大多数企业对于危机管理还处于懵懂状态,相对于国外公司对危机事件的快速、专业的应对能力,国内企业危机管理情况堪忧。中国企业应该学习如何预防危机并把危机转化为商机。

  国内企业危机管理情况堪忧

  据零点调查最近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京沪两地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这项报告还显示,我国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普遍具有危机识别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通病”。有72.7%的被访者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仅有18%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另据名道公共传播研究所调查评审推出的“2004年度中国十大企业危机事件研究报告”,相对于美国默克公司回收万络事件和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发生在国内企业身上的危机事件更多给人“明显是问题,早晚必爆发”的感觉。也就是说,如果国内企业危机意识强的话,很多危机都可以早早消除,根本就不必等着成为事件再来处理。比如北京新兴医院虚假广告事件和龙口毒粉丝事件等。

  还有,非企业自身原因造成的危机事件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三鹿蒙冤事件”和“豫花面粉事件”最为典型。这就提醒企业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时要意识到,“天上掉馅饼”的事会有,“飞来横祸”的可能性也很大。应对不期而至的“飞来横祸”,是对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危机预警和危机处理能力的全面考验。

  专家表示,国内企业处理危机的手法虽然开始走向专业化,但同时也暴露出生搬硬套,缺少专业性的弱点,比如在“巨能钙含双氧水事件”中,巨能钙显露出复制杜邦危机处理手法的痕迹。有专家认为,巨能钙和杜邦无论在企业实力、品牌声誉、危机管理机制、政府关系、媒体关系等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上,危机的起因也不尽相同。如此简单的复制,不见得是最合理的方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