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供应链管理(SCM)走出连锁零售经营的困局

   2023-03-08 互联网5140
核心提示:将一支青蛙放进刚开始加热的水中。一开始水是凉的,青蛙在里面很悠闲;水温高点,青蛙会选择扑腾几下,但扑腾后会归于平静;再高

将一支青蛙放进刚开始加热的水中。一开始水是凉的,青蛙在里面很悠闲;水温高点,青蛙会选择扑腾几下,但扑腾后会归于平静;再高,再扑腾;再高,再扑腾;当达到青蛙不能承受的临界点时,它会想尽办法跳出水中,直到筋疲力尽,但它不会选择等死。连锁零售业,一个正在以迅猛之势发展的朝阳产业,当下正面临跟温水中的青蛙一样的困局。在国家政策的保护下,国外零售巨头无法进入二、三级城市,从而各方竞争实力并不是很强的国内零售企业在下面城市活得还煞是滋润。但随着中国零售市场即将全面开放,国外巨头的豪言扩展,迎接国内零售企业的将不在是温水,而是滚烫的水。那么,国内零售企业会选择青蛙那样用力跳出去?还是等死?要跳,又该借助什么外力的帮助呢?

  竞争之忧

  连锁零售业,一个年轻的朝阳产业,90年代才在中国大面积兴起,到今天虽然才十几年时间,但在良好市场环境的保护下却得到了最快速的发展,也活得很是自在。不管商品更换及时不及时,不管服务好不好,不管价格是不是高,不管规模、经验、服务、管理等和国外巨头比有没有半点优势,得益于排它性的经营政策,国内零售商已经抢占了国内零售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政策“温水”保护了他们,国家在地域、股权和经营范围等领域对国外零售巨头做了很多限制,比如外商只能在在省会城市和部分沿海特区城市设店铺。这不但将外商拒绝于我国广大的二级、三级甚至四级市场,同时也为在省会城市和沿海特区跟国外连锁巨头竞争败下阵来的国内连锁企业提供了一个“保护地盘”,救活了他们,但却扼杀了他们的竞争力、创造性和能动性。无数案例证明,没有创造性和能动性的企业最终肯定难逃消失的命运,零售业同样偏离不了这个规律,竞争才能生存。

  随着2004年12月11日的到来,随着“中国零售市场即将全面开放”,国内零售商悠闲的日子将不复存在。受“中国零售市场即将全面开放”这一利好因素的吸引,沃尔玛、百居易、麦德龙等零售巨头们纷纷扬言未来3-5年时间里要在中国市场全面提速扩张,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加快开店步伐,并主要向我国北部、西南部和二级城市延伸。计划中百安居、沃尔玛、家乐福2005年开店数量分别增加10家、3家、15家,麦德龙也声称要增加50%的开店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