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女声”的热浪刚刚开始降温,“神六”飞天又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对于那些盯住这块蛋糕大肆营销的企业来说,不管是“超级女生”还是“神六”,只要是聚焦眼球,就无疑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秀的机会。事实证明,捧“神六飞天”事件营销这碗热饭的企业还真不少。然而一个问题是,在事件营销越发被企业放至高位置时,动辄数百万上千万的投资是否理性?
在“神六”的商业赞助规划上,中国航天基金会是操作包括“神五”、“神六”在内的中国航天冠名赞助项目的惟一合法组织。据了解,通过航天基金会的授权,企业分为无偿捐助和有偿赞助。其中,有偿赞助即冠名,又可分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赞助商”及产品成为航天员专用或选用等3个等级。而这些商业赞助筹码的背后是观看“神六”发射电视直播的5亿观众。
在与“神六”相关的赞助名单中看到,蒙牛5秒146万继续赞助“神六”的央视直播。而家电厂商也是蜂拥而至。刚刚经历了顾雏军被捕、重组、停产等种种危机的科龙也试图借助“神六”恢复品牌形象和名誉,不惜重金拿下顶级赞助商的名号,同时旗下冰箱、空调、冷柜、洗衣机等五大类产品成为“中国航天专用产品”。
而挤破脑袋没有成为赞助商的企业也通过其他方式搭乘“神六”这趟顺风车,海尔、康佳等都采取了曲线介入“神六”营销的方式。9月27日,在“康佳捐赠中国航天中心暨联手‘科技共建单位’签约仪式”上,康佳捐赠了包括液晶、等离子彩电在内的价值近百万元的科技产品系列。这些捐赠产品将被中国航天员用于未来的日常学习训练工作中,并结成“科技创新共建单位”。
更有甚者,如解放日报推出一个《解放日报“神六”纪念特刊》,将由“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搭载升入太空,在宣传中也不乏“到目前为止的检索,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进入太空的报纸”这样的论调。可见,围绕着“神六”营销已经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