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中国CRM市场保持较高了预期,但从2001年至2003年三年间,中国CRM软件市场并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其原因何在?笔者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得出了一些结论,或许可以供读者思考。
CRM为何扶不起来
与发展状况良好的ERP相比,CRM市场在中国尚处于启动阶段。2003年,中国CRM软件市场规模为1.78亿元,同比增长21.9%。如果是一个成熟的产品市场,如PC市场,超过20%的增长率已经不低。但是,作为一个尚处于成长期的市场,CRM软件市场的这个增长率未免有点令人失望。
笔者认为,市场环境问题从根本上决定了CRM软件短期之内在中国市场上不可能出现爆发式的增长。中国刚刚开始施行完全的市场经济,而且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整个经济处于粗放式的经营状态,存在很多市场机会,只要看准机会,很多企业,尤其是东部的一些民营企业甚至是家族式企业,不需要精细化的运作也能够获得相当的收益。在这种大环境下,很难说服企业去实施CRM系统。因为CRM本身就代表着集约经营的思想。
回顾2001年和2002年中国CRM市场不切实际的热潮,是由一些国外研究机构及目的性较强的厂商推动的。其结果是数百家软件厂商不假思索参与进来。中国大部分厂商还未习惯真正的市场竞争,也未学会用理性的方法来评估一个市场。所以,经过2003年的洗牌,能够继续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来、并专注于此的厂商已然不多。这为数不多的厂商仍有机会,并已经逐渐学会理性地看待这个市场。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把CRM软件市场分为高端和低端两个市场比较清晰。界定的标准是CRM项目(含产品和实施服务)的金额。项目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为高端市场,项目金额不超过50万元的为低端市场。
高端市场的困惑
高端CRM产品通常包括营销管理、销售管理和服务管理,是全方位的客户关系管理,是市场、销售和服务的三位一体。在销售和服务前端,可能是市场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传回的信息,也可能涉及到电话呼叫中心或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