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M的前世今生(上)

   2023-10-05 互联网2100


  1995年6月,Siebel发布了自己开发的销售自动化软件。产品一鸣惊人,第一年的销售量800万美元,第二年就攀升到3920万美元。1996年,该公司上市,每股17美元,上市当天股价就翻了一翻。1997年,Siebel花费4.6亿美元以获得专门制作客户服务软件的Scopus技术,当年公司的销售额由原先的1.2亿美元迅猛的增长到2.7亿美元,1998年又攀升到了3.9亿美元。

  二、CRM在中国

  CRM进入中国

  CRM在中国,最早应该追溯到互联网经济如日中天的1999年。1999年8月6日朗讯科技(中国)公司商业通讯系统部在京举办了以“营造完美电信呼叫中心”主题的研讨会,介绍了其全新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解决方案,并强调指出,商业部门必须着眼于客户关系,提供独具特色的个性化服务,才能在网络经时代立于不败之地。1999年9月27日,有国内IT第一媒体之称的《计算机世界报》连载Oracle细说客户关系管理(CRM)文章。2000年3月27-4月4日Oracle公司首次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地举行了电子商务巡展活动。在这些会议上,Oracle公司介绍了其Internet平台产品Oracle8i和包括CRM、ERP、SCM、战略性企业管理系统(SEM)、Portal-To-Go在内的全面集成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进入2001-2002年,CRM在中国风起云涌,除了Siebel、ORACLE等国际巨头外,国内涌现出一大批CRM厂商,一类是专业CRM供应商所代表的TurboCRM、MyCRM、创智CRM,另一类是用友、金蝶等综合管理软件厂商从ERP向CRM的顺带扩展。按照产品定位从低到高的划分,中国CRM市场的有了初步的格局:

  低端:价格10万以内,功能集中在SFA,简单易用,快速实施。

  中端:价格在10-20万,依然表现为通用产品+少量的定制,如TurboCRM、金蝶CRM。

  中高端:价格50-80万,功能全面,中端以标准产品+行业特性,高端以标准产品+定制开发,如用友UFCRM。

  高端:价格80万以上,以项目定制开发运作,客户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金融行业、保险行业,以创智PowerCRM为代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