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而言,同样的管理制度下,一件工作的推行由不同人来完成,得到的结果往往会不一样。撇开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事实上在国内的员工思想观念中,很多情况的处理不是去思考制度是怎样规定的,而是会重点关注是什么人来操作这件事情。
这种特殊的企业文化背景,需要企业领导、乃至咨询公司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在组织变革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和应对如何在“因人设岗”和“因事设岗”之间找到突破点和转换方式。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对实施组织变革企业内部的文化因素进行充分的研究,并找到影响思想观念转变的途径,逐步推进。强迫式的和一步到位式的理想化变革,可能对于企业而言反而会产生意想之外破坏力。
在我们所接触的客户中大多数都非常重视目标方案的设计和现实阶段的方案设计两个层面的问题。在组织变革中,这实际上是非常正确、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在关注现阶段实施方案的执行的同时,能够不断地强化目标方案的理念灌输,整个组织后续的演进方向就能够得到保障。[3][下一页]
体会三:充分认识、系统规划
企业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生产经营组织体,而且又是一个开放和动态的有机体,进行组织设计时,必须着眼于这个组织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同时又要考虑到各个不同组织之间的差异性和矛盾关系。有效地管理组织设计是一个有系统的、探索性的实施过程。
在整个组织变革中,“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做法往往会因为没有全面和系统的考虑和安排,而造成组织结构的无序和业务流程的混乱。
例如:某个时候销售工作比较重要,就增加销售人员,而另一时候生产常常出现问题,便又加强生产部门的力量;今天这几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较多,就增设一个副厂长进行处理,明天那几个部门又产生了矛盾,又增设一个副厂长,等等。
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建立系统化的工作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