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后,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和手机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总代理制的这几种缺陷才变成致命的缺陷。
2.国产手机的崛起和厂家自建渠道
2000年前后,当国产手机刚刚出现时,市场上普遍对国产手机的前途表示悲观。相比于占据绝对优势的洋品牌,国产手机的销量微不足道,似乎很难生存下去。有限的销量和悲观的前景给国产手机的销售渠道建设带来了很大困难,波导、TCL等国产手机厂家很难找到有实力的经销商,这种艰难的局面最终促使他们决定另辟蹊径,自建渠道。
具体做法是:厂家在各地成立不同级别的销售机构,一般在省设立分公司,在城市设立办事处,在县设立工作站,公司一般还会每几个省设立一个大型周转仓库,每几个市设立一个小仓库,并建立售后服务中心。厂家直接把货分发到各地,再配送给零售商。例如,波导公司从1999年开始,一年之内建立了28家省级销售公司、300多个地市级办事处、销售人员最多曾经达到6000人,波导依靠庞大的销售队伍把销售网一直延伸到部分乡镇。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延伸渠道的末端,可以直达市县市场或农村市场;基本可以实现对终端的直供,能够在价格上牢固控制终端,避免了代理制下的窜货、价格战等弊端;渠道完全掌握在厂家手里,不必受经销商行为的制约。
这种渠道也有几个特点:需要的销售人员比较多,人员费用比较高。由于成本高,所以必须有较大的销售额和利润来支撑。由于销售人员数量非常多,厂家必须提高销售组织的管理能力。
3.两种渠道的融合
总代理制和厂家自建渠道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前者在渠道方面完全依靠总代理;后者则完全亲历亲为,两者各有利弊。随着手机市场的成熟,利润率急剧下降,无论是国外厂家还是国内厂家都感到渠道成本过高,双方都试图对固有渠道进行改革。
①.国外厂家强化区域分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