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企业信息化——ERP的陷阱

   2023-04-12 互联网4060
核心提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关于项目成功的定义是: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资源(人力、财力)条件下实现了全部的预定的功能。  企业信息化

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关于项目成功的定义是: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资源(人力、财力)条件下实现了全部的预定的功能。

  企业信息化的成功与失败众说纷纭,不少人是有苦难言,因顾及面子而不肯承认自己的失败,只有媒体没有什么顾虑直着嗓子在喊:失败率在60%以上;企业信息化有80%以上是失败的;成功的不足2%!哪一个数字是准确的?没有见过权威的考证,总之,失败的多过成功的是不容怀疑。

  这里有一个来自微软公司的资料。这是一个叫做“PMNetwork”的机构1998年9月在对23000多个应用软件项目分析以后提供的报告。它指出,这些项目中有26%是成功的;28%是失败的,被砍掉了;还有46%被改变了计划。另外还有一个关于失败原因的调查报告:

  ?13.1%不完整的产品要求

  ?12.4%缺乏用户的参与

  ?10.6%缺乏资源(人力、财力)

  ?9.9%不现实的期望

  ?9.3%高层领导支持不足

  ?8.7%产品要求和指标改变

  ?8.1%没有定计划

  ?7.5%不再需要这个正在开发的系统

  ?20.4%其他

  虽然以上的调查报告来自美国,但中国的情况也不会有多少乐观。从上面的资料不难发现,失败原因排在前八位的已经占到了80%的比例,但还没有一个是关于技术方面的原因。从此我们不难知道,一个应用软件项目的成败关键不在于技术,而是其他因素上。

  目标模糊、期望不明

  我们分析过ERP应该服从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但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多,把企业信息化的规划目标写在纸上的企业也了了无几。倒是可以把购买ERP产品的企业做简单划分如下:

  ?务实进取型这些企业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也具有务实的经营风格,在产品选择上特别关注自己的管理瓶颈,然后再选择相应的产品。他们的决策目标可能不长,但其策略是非常务实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