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ERP:谁在坚守,谁在逃跑

   2023-06-15 互联网3010


  “ERP的个性化需求显然高很多。我们参与了很多项目,每个企业实际的业务管理需求都不同,个性化要求高。所以从产品来讲,我们既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又要降低成本。”田称。

  然而降低成本谈何容易。从两家公司财报数据显示,目前,用友和金蝶从事市场与服务的员工占公司总人数均超过2/3,并且,用友及金蝶的研发费用占公司业务总收入分别达到了16%和13%,这个比例均高于中兴与华为的10%。

  用友一位市场人士如此描述公司的处境:作为一家应用级软件产品开发商,在坚持产品路线的同时必须承受这样的阵痛———既要保持高投入的产品研发,又要承担高成本的软件直销模式所带来的高额市场费用;而反过来,直销所面对的众多终端用户千奇百怪的需求又在加重产品开发的负担。

  这一观点与田先生的看法颇为相似,他认为,这是产品开发模式的问题,与国外软件大鳄相比,中国的ERP通用化程度尚不高,由此导致单位开发成本增加。“我们也希望走通用软件的路,但现在要着力解决一个矛盾:产品个性化与大量复制之间的矛盾。”

  但这需要时间。前述用友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从利润率角度看,国内走“销售型”路线的公司面临的投入成本压力较小,不受产品研发的拖累,在业内比较有名的一家公司是速达控股(8263.HK),其2004年靠渠道分销实现销售收入5873万元,净利润高达3243万元,同比增长了48%和108%,利润率超过50%。速达员工人数只有404名,虽然利润增长如此之快,年报显示,当年研发人员的增加却极为有限。

  “速达模式的利润之高可以反向论证,一个做ERP产品研发的中国公司其面临的财务费用压力。”该人士说,从用友财报看,公司在管理与营业上的费用高达6.2亿元,而销售收入只有7.25亿,足见费用压力之大。

  创智们跑了?日趋单薄的利润还能吸引多少中国的ERP厂商前赴后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