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ERP误区剖析

   2023-09-13 互联网2220


  3、ERP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来说,国内制药企业,要成功实施ERP,应该遵循以下三步走的原则:

  第一步实现财务。目前国内成熟的ERP软件产品,财务部分都是比较完善的。而且财务管理相对都比较固化,也比较规范。财务系统实施的风险很小,效果体现很快,也很明显。

  第二步实现大物流。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大物流不包括车间内部的物流控制,也就是说,在这个步骤中,车间会做为一个管理黑盒来对待,我们只关心仓库(原、辅、包材、成品)同车间的物流交接,以及仓库的物料管理。在这个阶段,会牵涉到GMP对物料管理的很多规范,例如原料的质检、放行记录等,同时也可以完成MRP计算和成本核算。这个阶段如果能够顺利通过,整个ERP的实施就可以说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第三步打开车间黑盒。很多项目顺利实施到第二步就实施不下去了,或者说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贸然打开了车间黑盒,于是麻烦不断,项目日渐搁置。

  从ERP的角度来讲,车间管理主要是三个方面:物料(物流)、工序、质量。要打开车间这个黑盒,首先要把车间流程“粗化”,也就是说以“作业区块”的概念来规划管理深度,先“粗化”再“细化”是ERP进入制药车间的基本思路。这里就会延伸出很多实际的问题,比如批生产记录电子化,中间栈物料的管理,尾料的管理等等。这些问题解决确实需要一些技巧也需要实施团队的细致和耐心。

  总之,在这个环节,一定要明确ERP实施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不是降低企业的效率。我们必须在管理的深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之间需求平衡。

  2005年将是中国制药业变革和发展的一年,我们有很多际遇,也面临很多挑战。祝愿我们的医药企业能够抓住机会,顺利发展。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