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企业ERP误区剖析

   2023-09-13 互联网2220
核心提示:一定要明确ERP实施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不是降低企业的效率。我们必须在管理的深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之间需求平衡。 

一定要明确ERP实施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不是降低企业的效率。我们必须在管理的深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之间需求平衡。

  案例:

  随着国内制药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我接触了很多相关的企业,有些企业做得很成功,也有一些企业信息化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个项目还没有完全上马,就要推倒重来。

  某大型制药集团下属企业,以制剂生产为主,由集团内其它销售公司负责产品销售,没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在进行ERP建设选型时,由于企业工艺水平比较高,而且项目主要负责人员都是企业生产制造的骨干,企业重点关心车间生产的管理,要求软件实施的时候,先实施生产制造部分而且实现同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数据集成。

  分析:

  企业在进行ERP软件系统选型和实施的时候,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的因素,尤其是人的习惯思维,会起很大的决定作用。很多业内人士会认为制药企业管理关键是制造,那么ERP的实施当然应该从关键部分入手,直接解决企业最重要的问题。这种理解看似正确,实际上比较片面,以这种观点来指导制药企业ERP实施,十有八九要走弯路。

  原因有以下几点:

  1、车间制造是制药企业ERP实施的最难点,ERP系统切不可从最难点开始实施。这种思想类似当初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先扫清外围,最后进行攻坚。如果一开始就打攻坚战,往往短期内不会有什么成果,而且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因素牵扯手脚,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

  2、国内ERP软件要实现工控集成还有难度。国内的ERP软件,在企业易用性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工控集成方面还很不成熟。目前国内主流ERP产品在开发过程中很少有顾及这一领域的。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制药设备大多是进口设备,国内技术人员对这些设备的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大都不是很熟悉,又不敢贸然尝试。从目前国内制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程度来看,要实现工控和ERP的集成还只是一个理想化的结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