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在经历了去年的陪衬地位后,央视“梦想中国”今年开始全面发力。在先行开锣的同时,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范围上,“梦想中国”都得到了明显的优势,到底笨鸟先飞还是谋求笑到最后,虽然不到“华山论剑”难辨高低,但央视凭借优势资源重夺霸主之心却已是昭然若揭。
第三,对于六七月份进展正旺的选秀活动来说,最大的打击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看足球还是看超女?估计今夏很多家庭的电视遥控器会在老公与老婆的争夺中变成碎片。世界杯的魅力也肯定会夺走一些“超女”粉丝的眼球。有了这样的强势分流,“超级女声”和其他选秀活动不感到难受是不可能的。
其实最后鹿死谁手,大家比拼的是“炒功”的内力。平民造星的根基还在于观众发出的短信。在“超级女声”中,“选手”、“评委”乃至“选手妈”们都三番五次地被翻出来炒,炒得“粉丝”们去街上抢手机发短信。这就是硬道理,谁炒出了香味,迎合了观众的胃口,谁才能数钱数到手抽筋。
钞女,妹妹大胆地往前走!
是娱乐点缀生活,还是生活娱乐化,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从中国娱乐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看,“超级女声”模式的成功衍生了一个“钞女”现象。这个娱乐节目和它打造出的平民明星,都是实现利润的载体。实现的过程是用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而在此过程中,担当主角的始终是钞票。
“超级女声”是一个用巨额金钱打造的平台,以大众参与为形式,以少数人的“成功”为诱饵,以城市青少年群体为受众,目标是实现策划者、电视台、移动短信运营商、广告公司等等的共同利益。
索福瑞媒介研究机构资料显示,2005年度《超级女声》吸引了4亿观众,有10多万人参赛、约54万人参与投票,仅短信收入就达3000多万元人民币。最近有文章称,“超级女声”未唱先赚,广告有望破2亿元。消息说,整个湖南卫视去年的广告收入为6个亿,而与“超级女声”有关的收入就超过1.5亿元。去年《超级女声》的冠名为1500万元,而今年“超女”为冠名开出的价码是6000万元,由于今年要求投放广告的企业太多,2006“超女”的操刀者准备随后对“超女”的广告进行拍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