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去年“想唱就唱”的酣畅快意,2006“超级女声”的主题曲更新为“唱得响亮”。虽然目前的种种情势已是“不唱不行、唱好也难”,但希望“响亮”的口号不要成为主办者的一厢情愿。独木桥已经搭好,就等新超女们踏上征途,她们能否能按照前辈的道路在娱乐圈的光环里实现自己的明星梦?又或者只是在商业的大潮里成为商家赚钱的“产品”?新超女们的下一站是不是天后?我们拭目以待。
炒女,让人欢喜让我忧
随着“超级女声”、“梦想中国”、“我型我秀”三大“选秀”赛事同时报名,新一轮的平民造星运动大幕拉开。在“超女经济”的烘烤下,现在的超女已经不再是第一届第二届里那种简单的“想唱就唱”了,它已经成了一条走进娱乐圈演艺界的“终南捷径”,而“超女”也不再简单的是“超女”,而是嬗变为“炒女”。
“超女”的炒作之路在过去两年无限风光,以至“梦想中国”和“我型我秀”都成为陪衬的绿叶。事实上,“超级女声”就是一场由复合媒体、短信狂潮鼓动的整合营销与商业炒作。冠名赞助、硬性广告、手机短信构成了“超级女声”操办者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权威人士曾有过估算,“超级女声”的商业价值在数亿元上下甚至更多。
那么2006年超级女声的“星运”又靠什么来支撑?放眼今年的风云变幻,可谓有喜有忧。批文下来了,海选开始了,魏文彬和欧阳常林们拿着蒙牛6000万元的冠名费开始盘算如何复制去年的辉煌。但树大招风,由于2005年“超女”过于强势,直接影响到了央视的同类节目“梦想中国”赛事,又加上“超女”在比赛形式和内容上受到一些批评和诟病,新一年的“超女”从一开始就周折不断。而与此同时,新的对手已经今非昔比。有人说在这个“炒女”的多事之“春”。至少有三个因素会与“超级女声”分一杯羹。
首先,“彩铃唱作先锋大赛”是2006年中国第一个开始的娱乐比赛,由移动和浙江卫视联合举办,早在年初移动就凭借着强劲的通信网络资源在全国各地举行了最大面积范围的海选、省级选拔,进程要大大地远于刚开始海选的超女和梦想中国,真正成了2006娱乐界的急“先锋”。“彩铃先锋大赛”也是通过海选、复选、PK晋级的形式进行的,但和“超级女声”和“梦想中国”相比,彩铃大赛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来参赛的选手不但要唱得好,还要有自己创作彩铃本事。相对而言,“彩铃大赛”更严肃,强调的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本身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