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企业管理的流程化,很多企业就会想到一个很熟悉的名词——“ERP”。确实,这些年,流程总与信息化、与数十万元至几百万元的项目联系在一起。这也使得很多企业开始迷失在企业的“流程化”中。
对于管理的内涵,目前的知识体系已经非常丰富。而在天强,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的是一种比较简约的形容。即——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追求“三讲四化”。“三讲”即为“讲平衡”、“讲原则”、“讲流程”;“四化”则为“简单化”、“定量化”、“流程化”、“框架化”。而对于企业的“四化”,我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摆正流程化和信息化的定位与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四化”,并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扩展开来的含义应当是这样的——复杂化的东西简单化→简单化的东西定量化→定量化的东西流程化→流程化的东西框架化。这也说明了,企业的管理本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随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流程化”与“框架化”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理解企业流程化的同时,必须避免陷入两种误区:一是“流程化”就等于信息化;二是信息化就是用电脑和网络来变革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这是两种极端的认识。前者,把流程化的含义大大削弱,而把信息化的作用过分放大,造成了企业对于信息化的期望过高。而在实际的实施中,在大投入(热情、精力与金钱)的情况下,发现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而陷入失望。后者,则由于对于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认识过低,往往会导致企业在拥有较好硬件基础的情况下,更本没有办法发挥信息化所起到的管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便在信息化上的投入再小,对于企业而言仍然是“浪费”,甚至是“麻烦”——“拿着内线打个电话就行了,为什么非要在电脑上输这个、输那个?!”
天强在为许多企业提供的改制与重组咨询,及变革战略咨询过程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对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进行诊断、并提出改进方案的工作。在众多的案例中,有相当多的客户也会与我们的咨询师进行沟通,探讨企业是否应当进行如何看待管理信息化,又应当如何来实施“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