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成为信息化与群众参与的博弈

   2023-04-12 互联网4130


  在设计时考虑到软件本身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硬件与网络环境。能够在从PC到PCServer到UnixServer的不同硬件环境下运行;软件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伸缩性,不能仅仅为普查而开发一套专门的系统,普查后要使这套软件使用于常规统计的数据处理工作。这套软件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单机版主要适用于县级和地市级普查数据处理使用,网络版主要使用于地市以上,包括省和国家级普查数据处理使用,两个版本在面向的用户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使得用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的自由。网络版又具体地分为PCServer版和UnixServer版。软件为3层结构,分为前端、业务逻辑、数据逻辑三个大的部分。前端采用Delphi开发,业务逻辑层采用C++及J2EE开发,数据库采用MySQL及Oracle。

  从软件的体系架构上可以看出,备受关注的系统并没有太多的过人之处,一个兼容了全国不同区域差异性的多样性系统在保证了可用性的基础上如何解决效率问题,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该系统由国家统计局免费提供给各地,凡用于国家开发的和国家应用的,将统一免费提供。在硬件建设上,由地方自行采购,国家可以拨款,在资金与技术上保证此次普查顺利实施,也促进了统计系统内信息化的建设。

  中国统计入世

  中国入世为中国经济接轨全球化取得了合格证。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强化的国际经济规则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而信息技术的进步为全球化提供了条件。

  而中国统计加入GDDS则是统计入世的另一种描绘。GDDS是GeneralDataDisseminationSystem的缩写,是数据公布通用系统,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统计基础不够健全的成员国制定的一套数据公布的规范。同时IMF还为统计基础较为健全的成员国制定了另一套规范,即SDDS(SpecialDataDisseminationStandard)。IMF建立GDDS的宗旨首先是鼓励成员国改善统计数据的质量;其次是提供一个评估数据改善必要性和确定改善重点的综合框架;第三,指导成员国向公众提供全面、及时、易于获得和可靠的经济、金融和社会人口统计数据。通过不断努力,中国统计加入了GDDS,为中国统计体制的改革与统计信息化的建设注入了新动力,使得原有的“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原则与先内后外、先政府后民众的原则不断被颠覆,而要具备SDDS的资格,必须通过信息化的持续建设与应用缩小中国统计与国际统计的差距。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