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平时在演讲CRM主题时有一半的例证是来自航空业的。也许是商务人士对这个行业中的体会有许多共感吧。谈客户忠诚度时,我会讲到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FFP,里程积累卡);谈到多渠道沟通时,我会谈到各个航空公司的呼叫中心和互联网网站的设计;谈到客户希望实时一致的信息时,我会谈到作为一个客户在通过互联网和呼叫中心查询同样的信息,却得到不一致结果的尴尬……
记得最近和一位合作伙伴的朋友同乘一架飞机回上海,那位朋友说,如果他是某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主管,一定能在一年里使常旅客的销售额增长50%。言下之意,似乎是某航空公司的常旅客计划让他非常不满意。然而我坦白地对他说,靠你一个人是绝对创造不了这样的奇迹的。他笑着问我:“蒋歆,你不是怀疑我的能力吧。”我当然不是怀疑他的能力,在机场等出租车的时候我给他讲了这么一个案例。
有许多在美国的商人,他们经常需要在一个工作日之后,从纽约飞到伦敦参加第二天早上的会议,然后又飞回纽约赶晚上的管理会议。航空公司在观察客户群时会发现,在带来最大利润的10%的客户当中,大部分是纽约—伦敦航线经常搭乘头等舱的乘客。这一群体能带来利润,是因为其成员经常旅行并支付头等舱的全额票款。
进一步的分析还显示,这些旅客通常是晚上从纽约出发,翌日下午较晚的时候返回,他们通常不住饭店。分析还表明,这些旅客主要是集中在几个行业的高管。与客户的访谈揭示出了他们共同的关键需求:节省出发和到达时间,在飞机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睡眠。英国航空公司为这些客户提供了自己的“价值定位”,并提供相应的夜飞航线服务。
“这就是我所希望做的呀!”这位朋友望着我,表情有些迫不及待。我安慰他:“但是一个常旅客计划主管并不能一定能保证给予客户适合的‘完整体验’。你应该当一个副总,而不仅仅是一个常旅客计划主管。”我又继续解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