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石化独家赞助F1中国站总冠名,虽然中石化给出的说法也是国际化竞争的需要,但业内专家对如何通过F1实现国际化表示置疑,毕竟品牌国际化不等于企业国际化。
品牌国际化的最高境界是本土化
周云杰认为中国品牌在走向国际市场时,最重要的是要认清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区别,要尊重国际惯例,而不是按照自我的标准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尔之所以要在澳大利亚聘请当地的著名球星担任笔记本电脑的形象代言人,周云杰说:“这主要是由于笔记本电脑在两个区域市场上的产品特性不同决定的,笔记本电脑在国内市场是奢侈品和高端产品,而在澳大利亚市场上则已经属于普通消费品,因此在当地营销需要采用更贴近市场的方法”。无疑,用当地著名的球队和球星代言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其实国际化营销的最高水平在于融入当地文化,成为当地的品牌。海尔的做法无疑是一种讨巧的做法,但本质上与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成功营销策略没有区别。赞助当地著名的篮球队和聘请当地知名球星,涉足体育领域无疑是融入当地文化的捷径。毕竟像球这种顶级体育赛事资源并不多,这项运动在当地拥有大量的球迷,他们对体育的忠诚度肯定要比电视剧和广告高得多,因此赞助体育赛事和球队更容易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如果海尔采用传统的广告传播方法拓展当地市场,那将是一个漫长和投资巨大的过程”,张庆表示。
“体育赞助要避免过度以品牌为中心的做法,赞助某个体育项目要考虑如何对接消费者的利益,否则消费者就会觉得你赞助比赛和我有什么关系,聪明的企业往往更重视赞助行为对体育比赛的驱动力。”张庆告诉记者高明的企业会告诉消费者“某某品牌为您呈现精彩瞬间”,而不是“某某企业赞助某某比赛”的说法。此外,在聘请国际品牌代言人的时候,也要考虑明星与产品的关联度问题。
谈到品牌国际化的模式,张庆认为娱乐营销、体育营销和音乐营销是三种常用的模式,毕竟体育、音乐和娱乐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更容易穿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此外,在营销国际化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选择当地的明星代言人也是一种贴近本地化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