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 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2023-05-12 互联网3700


  面对这些,人们不能不思考的是,究竟是ERP时代已经来临了,还是软件企业为了逐利而比别人都更需要ERP业务的扩张呢?

  对买家而言,在这些鼓噪之下,他们难道总是不会上错了船吗?

  5ERP,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在国外,ERP项目通常需要12~36个月的时间才能付诸实施,而且通常耗资500万~5000万美元不等,公司是否能持续执行至关重要。在中国,费用虽然不至于那么高,但ERP软件和硬件系统的开销以数百万元用至上千万元计应是常有的事,同时,还会发生相当于系统费用两倍的管理咨询费用。

  国际组织学习协会(SOL)创始人和主席彼得·圣吉说,看到天空乌云密布,我们知道可能马上会有一场暴风雨来临,而等暴风雨如期而至,我们知道过不了多久就会云开雨歇。但企业系统并不像这么简单,企业领导今天的一个举动,也许会在未来的几年才显现效果。早有人言,ERP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没有企业可以“一口吃成个大胖子”。ERP项目的成功离不开一个设计周全、久经考验的商业计划。

  曾经有一个企业,上ERP系统只是因为老板被告知很多不如他们的同县的企业都上了;另一家企业上ERP则是因为ERP销售人员的漫天承诺。结果,企业全然不顾实施的难度,全然不顾投入所需的全部资金。当两种不成熟的心态碰到任何一个时,都可能导致惨剧的发生。

  可是说,与国外相比,同样是采用ERP,中国企业取得的效果之差有如天堂与地狱。

  成败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归结起来,人治的因素可能是最关键的。不仅上不上ERP项目多是老板(或者国有企业的所谓“一把手”)说了算,就是上了,人治是因素也十分浓厚。有人说,数字化的管理并不适用于中国的企业,这是一种极端,却也多少表达了某种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实情。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陈禹说,中国企业的管理行为常常不规范,人治化色彩非常重。如果不能在制度上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ERP的实施很可能只是做一做摆设。在施行ERP项目之前、在其过程之中,人治的因素,很可能决定ERP工程本身的命运。花多少钱、由ERP而产生的问题与制度,等等,很大程度上最终是由企业高管人士“拍脑袋”来决定,于是,ERP本身自然地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