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旦天空飘落下第一片雪花,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最先吸引到顾客注意的人就会是赢家。对于便利店来讲,这意味着应当及时在户外设置一些招贴广告,因为这个时候宣传季节商品才是效果最好的。无论是防冻液还是热可可饮品等都很容易引起顾客的共鸣:“是呀,冬天已经到了。”
同样的,在店里店外安排一些有冬日气息的内容,也会让顾客产生亲切感。比如加拿大的一些小店会在入冬头场雪到来的时候,马上在店外码放起取暖用的木柴。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便利店经常会出现季节商品断货的情形。
当零售商们分析去年或前几年的销售数据,并进行今年的销售预测的时候,他们首先假定了天气的影响在这些年份中是基本稳定的。然而实际上这又怎么可能呢?比如,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每年6月份冰淇淋和瓶装饮料的销售与室外气温紧密相关,但是气象专家告诉我们,天气条件以及受其影响的天数,在年与年之间仅有30%是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说,简单地按照去年冰淇淋的销量来安排今年夏天的采购量,并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只是简单地根据上一年的商品销售走势来给各个门店配货,就可能因为天气的突然变化而导致地区之间的配货不合理,造成局部的库存积压或临时性缺货。
即使是目前最完善的零售分析系统,对于每周或每月短期销售波动的预测也难以经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使得零售商处在一种在现代社会里“靠天吃饭”的尴尬境地中。与季节反常的天气,比如像出奇温暖的冬季或者特别凉爽的夏季,这些天气变化都会导致严格按照季节更替制定的配送方案失去意义。这就是为什么理论上的库存商品种类和最佳库存量总是与现实情况发生矛盾的原因。当计划中的商品送达门店的时候,天气可能会发生变化,而销售的良机则已转瞬即逝。
了解天气因素在上周、上个月以及去年对销售额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有价值的。何时何地才是开始销售季节性商品的最佳机会,什么时候销量最好,什么时候达到季节销售的波峰,这些分析结果都会给零售商的经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只有善于利用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反应,零售商家才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提供最合适的商品,并在竞争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