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汽车供应链法宝

   2023-03-08 互联网4610


  如果说,以往ERP实现了单个企业的价值最大化,而SCM则实现整个社会的价值最大化。“十五”期间企业信息化的重点是内部信息化,如ERP、CRM等信息系统的应用,目前一些上规模、业务状况好的企业,都会自主地决定自己的信息化政策。但如果要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仅有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是不够的,企业之间的协作信息化改造将发挥更大作用,因此产业链的信息化将是“十一五”期间企业信息化的重点。相应地,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将从企业内部信息化改造转向整个产业链信息化建设。高效供应链的建立,除了企业积极建设供应链管理系统外,政府也应发挥引导、教育作用,包括促进信息合作环境建设、加强第三方协调中介组织的建设以及组织一些产业链信息合作项目的试点等。(宋乐永)

  链接二:衡量供应链的三个A

  ■李效良

  供应链固然需要高效率,但公司若想超过竞争对手,只有效率是不够的;只有具备了反应敏捷、适应性强并能协调各方利益的供应链,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第一个A

  培养敏捷(Agility)反应的能力

  如今,多数行业中的供需波动速度更快,幅度也更大。多数供应链只能以牺牲成本为代价来换取速度,或以牺牲速度为代价来换取成本,但反应敏捷的供应链既能保证速度,又能控制成本。

  目前,大部分公司关注的依旧是供应链的速度和成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因为忽视培养敏捷反应的能力而付出巨大的代价。相比之下,聪明的公司则建立反应敏捷的供应链,以使自己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以H&M,Mango和Zara公司为例,通过使供应链中的每一环节都保持高度的灵活性,这些公司如今已成为欧洲市场中最赚钱的服装品牌。在产品供应链的一头,这三家公司建立了反应迅捷的产品设计流程:设计师只要一发现潜在的流行趋势,就立即画出服装设计草图,订购面料。不过,只有从各分销店获得可靠信息之后,这些公司才会最终决定设计方案,并开始生产服装。这样,他们便能生产出符合顾客喜好的产品,也就减少了需要折价处理的产品数量。在产品供应链的另一头,这三家公司都拥有“超高效”的配送中心,采用最先进的分拣和物料搬运技术,从而防止公司在应对产品需求波动时,配送环节成为供应链中的瓶颈。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