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CIO如何克服隐性“暗礁”

   2023-12-16 互联网1780
核心提示: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不论转型或继续在IT条线上深度发展,CIO都需要为自己做好清晰合理的规划。  如今,普遍的职业焦

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不论转型或继续在IT条线上深度发展,CIO都需要为自己做好清晰合理的规划。

  如今,普遍的职业焦虑也波及到了新兴的CIO阶层。

  “45岁之后,我应该干什么?”2月的一天,上海CIO俱乐部的组织者邵晓东听到一位外企CIO王某跟他聊起自己的困惑。

  邵晓东平日和上海近百位跨国企业CIO都有不错的私交,这位CIO是其中较为出色的一位。当听到对方谈起这个话题时,邵晓东十分惊讶——眼前的这位业界知名CIO,今年不过35岁,就开始思考10年之后的事,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

  王CIO所任职的某著名跨国公司刚刚进入中国,作为中国的IT总监,他不仅需要考虑适合的IT策略、调研各种IT系统,还需要建立IT团队、制定IT规划,以通过自己的各种努力,赢得总部的信任。毕竟这是该公司第一次尝试在总部以外的地区开展业务,他所做的所有工作对总部而言,都是没有先例的。可以说,他的工作具有战略意义并且充满挑战。

  过去,王CIO也在另外一家外资企业工作过,同样担任IT总监。他一手建立了原公司的IT基础架构和应用信息系统。现在,又要在新公司重新来过——设备选型、整合数据、开发业务应用系统;此外,还要将业务的有效性最大化、把流程最优化、将成本最合理化。

  作为一份职业,重复是难以避免的,不过,王CIO不希望自己10年甚至15年后,还在重复这些工作。另外,国内诸多CIO职业调查显示,大多数CIO的年龄在30岁~40岁之间。王CIO觉得自己在这个群体中已经没有年龄优势了。种种内外因带给他的紧迫感,迫使他开始深入思考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走向,人也显得有些焦灼。

  邵晓东仔细想来,这位CIO的担忧也非杞人忧天。“王CIO对45岁的焦虑一方面来自他对10年来紧紧围绕IT工作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则来自他对职业长久性的质疑,毕竟国内CIO群体的年龄普遍年轻,很多人并不认为CIO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再有,很多在外资企业工作的CIO确实已经感觉到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了天花板,尤其那些没有任何海归背景的本土CIO,再向上发展,成为亚太区CIO的难度非常大。他们确实应该早些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