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 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孟尝在广州宣布,未来三年广东联通将投资225亿元用于“互联网+”的基础能力建设,其中用于超级网络的建设为182亿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的投资分别为21亿元和15亿元,物联网和大数据则分别为4亿元和3亿元。这是继 中国电信 发布“互联网+”行动白皮书后,运营商在该领域首次明确投资额度。
“什么是互联网+?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联通希望扮演的是运营专家的角色。”陈孟尝表示,广东联通未来希望在11个重点领域进行“互联网+战略”的布点,包括公共服务、金融、制造、交通、教育、农业等领域。此外,广东联通表示未来还将孵化1000家移动互联小微企业,并且投资10亿元用户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和孵化基地。

事实上,面对移动互联网与微信等OTT冲击,2014年三大运营商讲得最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及“去电信化,而在今年,两方阵营战火逐渐向互联网+领域渗透时,运营商的转型则显得更为迫切。
艾媒咨询CEO张毅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随着产业互联网化的推进,运营商将面临来自互联网公司、民资宽带运营商的更多挑战,如何掌握在“互联网+”时代的主动权,避免成为跟随者,是运营商当前最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推动产业升级到国务院出台《中国制造2025》,从此前两会热词聚焦点再到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不难看出国家欲以产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促进经济新动能的形成。
“而谁能找准切入点提早布局,谁就能获得弯道超车的机会。”张毅对记者说。
可以看到,早在两年前,加大互联网+建设的声音就此起彼伏,而三大运营商也都在相关领域发力。如中国电信明确提出将聚焦现代农业、工业制造、新兴服务和企业运营四大领域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将首先在智能制造试点、能源互联网试点、健康医疗云服务、教育云服务、高效物流平台等十大重点项目上发力。中国联通表示持续构筑高速、宽带、互联的智能网络,打造建设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则提出推动4G与互联网+的全面融合。
“但事实上,用户的驱动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才让互联网+真正落地。”陈孟尝表示,现阶段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互联网+的演进过程,此前广东联通完成了全省21个的智慧城市签约,但现在才能真正使(这些项目)从梦想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