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深陷刷单风波后首度回应 已成立硅谷工程师反刷单小组

   2024-03-11 互联网Jack1250

  有人说,刷单刷掉的是共享经济的诚信与未来。为肃清“共享经济的毒瘤”,有关部门也祭出重拳。近日,滴滴快的联合北京、上海警方连续破获两起利用专车平台进行恶意刷单,非法套取补贴获利的案件,其中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已对涉案人员批准逮捕,予以诈骗罪犯罪入罪定刑;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已对涉案人员刑事拘留。“Uber在刷单问题上有很多年的治理经验,Uber专门有个反刷单小组,全部都是由硅谷和中国的顶尖工程师组成,专门处理刷单问题。”柳甄告诉记者,当刷单达到一定规模后,只能是靠技术手段处理。

  不过反刷单的成效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显著,刷单团队似乎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趋势。有媒体称,刷单的技术团队能够根据Uber的新版本进行更新。采访中,柳甄面对这个问题也只能笑笑,表示“反刷单小组在不断研究”。

  拥抱新规并因地制宜

  本月,争议已久的互联网租约车业务终于等来了相关监管措施。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与《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在各方利益博弈中,网络约车这种交通新业态亟须解决平台合法的危机。

  《办法》规定,申请从事专车经营的平台方,除了要求具备企业相关资格和所在地的服务能力外,还需获得互联网业务资质和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平台数据库接入监管平台,注册服务器设置在中国大陆境内等,并向道路运输管理申请获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才能开始营运。

  “我们很欢迎新规的出台,这和我们的预期没有多大差别。”新规对专车接入私家车服务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外界认为这会冲击到Uber所在的专车领域,但柳甄对新规表现出了意料之外的接纳。柳甄表示,新规出台前,Uber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起码有了一定的方向,出台这些措施,怎么执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纵观互联网界,海外公司进入中国,不少都面临水土不服、走不下去的问题。柳甄对此表现得很坦然,她表示,对于全球各国不同的国情,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Uber有一套自己的打法,那就是:地方政府主导制。

  柳甄多次强调“出行是城市化为中心的事情”,Uber结合当地城市的特点,按照新规很好地执行、落地,“既满足市场的需求,又能满足市场的稳定和谐”。

  对于新规,Uber针对自身业务作了详细研究。柳甄表示新规中没有明确价格,“这应该是市场决定或者政府主导,给各地政府留下了很大的弹性空间和自主权,Uber将制定适合当地的政策和产品”。

  至于专车司机的身份合法性问题,柳甄提到平台上大部分是兼职司机,75%以上的司机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个小时,“对于这样的群体,Uber正在跟地方政府进行协商和沟通。”

  投资63亿将投入研发

  中国市场对Uber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Uber首席执行官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Kalanick)曾公开表示,“中国市场是Uber尚未挖掘的最大市场之一,其潜力超过美国市场。”为了攻下中国市场,Uber首度在美国本土之外设立单独实体运营,由中国本土团队运营管理,并独立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中国Uber启动融资以来,过程一波三折:7月财务数据被曝光;8月“Uber中国融资搁浅”的传言甚嚣尘上;直至9月初,卡兰尼克来华,亲口向媒体证实12亿美元融资已经到账,传言才停止。与此同时,竞争对手的步伐也未停止,滴滴快的近期刚刚结束了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神州专车宣布获得5.5亿美元B轮融资。

  不久前,Uber宣布正式入驻上海自贸区。有趣的是,凭借高达21亿元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金额,这家名叫上海雾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黑马”,一跃成为了上海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与此同时,Uber在华业务也已全部迁移至中国境内的服务器运行,公司加快本土化的意图十分明显。此外,Uber还承诺,未来在中国投资总额将达63亿元人民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gaofang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