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司机的“倒戈”就能让在全球攻城拔地的Uber身陷险境?
这听上去不可思议,不过却逐渐成为Uber的现实威胁。开始,只是零星个案,如今却成为一个代表16万人之众的集体诉讼。尽管Uber在全力补救,但能否力挽狂澜已经引发质疑。如若继续发酵,或许不排除诉讼风暴蔓延至美国其他州、其他国家,甚至其他行业内的可能,届时,Uber们会被卷入,进而引发整个共享经济模式的大变革。

这或许正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安德烈·哈丘(Andrei Hagiu)所说,这场诉讼仅仅是第一步,但非同小可。这会给Uber的商业模式带来怎样的变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共享经济碰到了怎样的天花板?这些问题事关重大,要知道,号称家政O2O鼻祖的Homejoy此前就被员工的一纸诉状逼上了绝路。
陈年诉讼一朝爆发
尽管事与愿违,但这场集体诉讼对于Uber来说并非突如其来。
报道显示,9月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法官Edward Chen做出裁决,指出Uber司机可以作为一个集体,就他们是独立承包商还是公司员工的问题起诉Uber。法庭文件显示,集体诉讼将覆盖加州超过16万名Uber司机。
最初的一个小小火苗,如今似有燎原之势。2013年,三位司机向美国旧金山联邦法院起诉Uber,称他们是Uber的员工而非承包商,后者应为其报销包括燃气费和车辆维修费在内的相关费用。
从目前来看,司机的部分诉求已经获得法官认定,不过,Edward Chen在裁决中称,如果Uber司机希望就报销其他费用的问题获得集体诉讼地位,其辩护律师必须提交更多的证据。对此,Uber的律师泰德·布特罗斯(Ted Boutrous)称这桩诉讼案基于“几个重大法律错误”,而Uber随后也提出上诉。
在擅长处理此类案件的郝俊波律师看来,集体诉讼的认定对Uber来说很有打击力。
“即便Uber上诉,集体诉讼的裁定应该也很难推翻了,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判决结果对同等情况的司机都适用,”郝俊波对记者指出,这只是确立了Uber员工可以作为一个集体,但其诉求是否实现还不能得知。
不过,此前的案例似乎为Uber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据路透社的报道,6月份,加州劳工委员会对一名Uber司机Barbara Ann Berwick提起的诉讼裁定指出,Uber实际上是雇主,应当享有雇员待遇。Uber随后提出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