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帝退位是因为年少与宫女纵欲过度致无能?

   2023-01-12 互联网189160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感到公开武装干涉中国革命已无济于事,就在“中立”的幌子下,抓紧物色新的奴才,极力扶持袁世凯。此时怀有野心的袁世凯则企图依靠帝国主义的支持,向革命派施加压力,以使革命派向他妥协。经过英国公使朱尔典和袁世凯的一番密谋后,由英国驻汉口领事出面,向湖北军政府提出南北停战议和的建议。以停战、清帝退位、袁世凯为总统三项为议和条件,在孙中山回国之前,议和谈判就在上海英租界市政厅开始了。孙中山反对南北议和,于1912年1月11日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制定了六路北伐计划。当时英、美、德、日各国军舰驶进长江,蠢蠢欲动,造成即将“武装干涉”的局势。使革命党的许多领导人非常害怕,这时,临时政府刚刚成立,革命还在进行,经济也很困难。帝国主义又在财政上施加压力,封锁了南方革命军占领下各岸口的海关税款,不让临时政府动用,混进临时政府里的立宪派、旧官僚,与帝国主义暗中勾结,借口怕引起外国干涉,反对孙中山出兵抗击袁世凯。在内外交迫的形势下,革命党人只得向袁世凯作出让步。1月22日,孙中山表示:如果清朝皇帝退位,袁世凯宣布绝对赞成共和,自己可以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让袁世凯来当大总统。

u=2828165525,1423288718&fm=21&gp=0

清帝退位第二天,袁世凯声明赞成“共和”,同一天,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职,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历史点评:2月12日,清朝末代皇帝退位,是历史发展中不可逆不可违的大势所趋。这样,统治中国长达268年的清王朝被推翻,这是辛亥革命的重大成果,中国终于跳出了王朝的轮回。

揭秘:清帝退位 是谁草拟《逊位诏书》

揭秘:清帝退位 是谁草拟《逊位诏书》

 

 

 

 

 

 

宣告退位时的末代皇帝溥仪父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