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尴尬而又不失风度

   2023-12-16 互联网1880

  
  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不能得罪的人提出的难题或者无理的要求,不要急于做正面的反击。可以采取迂回的技巧,避免与对方正面冲突,在抓住对方漏洞的前提下,再不动声色地反击,从而反败为胜。
  
  ●回避正题法
  
  一个美国客人在毛泽东主席的故乡韶山参观后,在一家个体户饭店吃饭,老板娘的一手正宗湘菜让美国游客吃得津津有味。他在付钱时,看到老板娘家境富裕,突然问道:
  
  “老板娘,如果你的老同乡毛泽东还在,会允许你开店挣钱吗?”
  
  这摆明了是明知故问,美国客人的用意就在于让老板娘做出“不会允许开店”的回答,来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如果老板娘这样回答了,正中他下怀,如果老板娘回答“会允许开店”,又明显与历史不符。总之,无论是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都不妥当。
  
  只听老板娘略作思考后,回答道:
  
  “没有毛主席他老人家,我早就饿死了,还能开什么店啊?如今,邓小平接了班,党的富民政策好,日子越过越美好!”
  
  好一个令人折服的回答。老板娘回避了正题,使用了模糊的语言,巧妙回答了美国人的问题。一方面没有怠慢外国游客,另一方面又维护了毛主席的威望,同时还赞扬了如今的富民政策。
  
  这种回避正题的模糊回答,比较适合用于那些不宜完全根据对方的问题来答话的场合,它的关键在于,巧妙避开对方问题中的确指性内容,让对方感觉到你没有拒绝他的问题,但又不是他期望的答案。
  
  ●巧妙对比法
  
  中国和以色列建交后,以张贤亮为团长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应邀首次访以。其间,以色列仅有的两家电视台同时以直播的方式对张贤亮进行了采访。眼看节目就要顺利结束时,主持人突然问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