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要点 林蛙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2023-12-16 互联网1660

养殖林蛙项目


    3.杀虫灭菌注水前20—30天,向池底和四周池壁撒生石灰进行消毒,此法能有效杀灭林蛙致病菌和、水蛭、寄生虫等天敌虫害。

    4.铺设隐蔽物灌水前先在池底铺一层厚约5厘米的阔叶树树叶或是用禾本科杂草捆成的草把,再用碎石和泥沙稍作覆盖,这些隐蔽物有利于林蛙在水下潜伏冬眠。

    5.注水在10月末,林蛙进入越冬池冬眠前蓄满水,水深至2.5米,保持清洁。

    三、越冬管理

    林蛙在9月中旬,当气温降到1O℃以下,开始向山下水源地迁移。首先进入浅水区域潜伏,11月初至11月中旬,气温降至5℃以下,林蛙进入深水区冬眠,直到翌年3月末至4月初结束。

    1.散居冬眠期管理 9月中旬至11月初,45—50天。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林蛙多数单独分散潜伏于浅水区域,处于不稳定冬眠状态,夜间仍可到陆地活动。这一时期的管理重点是:把捕捉到的林蛙按商品蛙、种蛙和一年生幼蛙分离,种蛙和幼蛙分别送往贮蛙池存放。贮蛙池水深40—80厘米,贮蛙密度为每平方米水面500—800只。贮蛙池可用孵化池和蝌蚪饲养池兼用。如果蛙场内河水充足,也可暂用越冬池代替,即保持越冬池水深50—80厘米。放入越冬蛙,到11月上旬林蛙进入冬眠前,再将越冬池水及时补充至2—2.5米深。贮蛙池周围要用塑料布围成高50—60厘米的栅栏,底部用工压实,防止林蛙逃逸。由于林蛙集中潜伏于浅水区域,管护中要防止人为偷盗和各种食肉动物的捕食危害。

    2.集中冬眠期管理 11月上旬至翌年3月末,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林蛙集中到深水区域,相互拥挤在一起,不食不动,处于深度冬眠状态。这一时期的管理要点是:

    ①将贮蛙池内的越冬蛙及时送往越冬池。越冬池放蛙密度为种蛙80—100只/平方米,幼蛙200—300只/平方米,保持活水越冬。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很多养殖场内的河、溪进入冬季后会出现冰冻断流现象,这样的越冬池林蛙越冬密度应适当减半。

    ②越冬期间经常观察水流状况,保持冰下水位不低于1.5米。

    ③落雪后,要及时清理冰面积雪或扫出雪道,增强池水透光性。

    ④在越冬池周围定点投放鼠夹和鼠药,防止鼠类等肉食性天敌危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