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定膨化颗粒料的优劣?优质水产饲料选购窍门

   2023-05-12 互联网3780
核心提示:颗粒的膨化度增大以后,饲料粉粒体之间的间距拉大,颗粒表面乃至内部孔隙增多,致使同样配方、同样的粘结剂,其粘结性能下降,因而颗粒饲料的水中稳定性也随之下降

偏重表观形状,过度强调膨化颗粒料的膨化度,可能导致饲料产品的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营养成分丧失殆尽,加大三聚氰胺残留风险,降低饲料品质及不必要的生产浪费。识别判定膨化颗粒料的优劣,应注重产品内在的质量指标和最终的养殖效果,不能仅凭颗粒的表面形态而误选饲料商品。

水产饲料选择要领

人们研发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初衷是要使饲料能在水中漂浮,不沉不散,便于鱼类摄取,便于直接观察到鱼类的摄食状态,提高其水中稳定性,减轻水质由养殖引发的污染,同时使淀粉等营养成份体外预消化,杀灭饲料中的致病菌,藉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验表明,只要控制饲料颗粒的膨化度大于等于1.4(膨化颗粒料粒径与出料模孔直径之比值),就能达到在水中不沉不散的一般要求。

水产膨化颗粒饲料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步入水产养殖大国,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发展很快,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某些饲料生产企业并不注重提高水产膨化颗粒饲料的内在质量和养殖的最终效果,而偏重于表观形状,要求颗粒饲料的膨化度达到甚至超过1.8,那样的颗料饲料表面看象一个个膨松的小面包。殊不知要做到这样膨松形状,势必须提高膨化机腔内的温度和压力。其方法是在膨化机中增加磨擦发热元件和阻尼装置,将膨化机锁得很紧,加剧膨化腔内饲料与磨擦发热元件和阻尼装置、饲料与饲料间的相互剪切和磨擦。磨擦局部产生的瞬间料温高达200℃,这样将使饲料的营养成分发生复杂的变化,产生很多不利的负面因素。初步分析主要有:

1、组成水产饲料的物质绝大多数是有机物,其中蛋白质占有很高的比例。当环境温度超过195℃时,蛋白质或氨基酸会发生相变(由固相变为液相),并瞬间分解。蛋白质与脂肪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美拉德反应(黑变反应),温度越高反应越快。降低了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各种热敏性营养成份也随之丧失殆尽。有很多有机物在高温高压下还会分解,并合成新的物质,其中某些物质有害有毒。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