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饲料本身的品种、规格、质量及加工工艺水平等因素,对饵料系数的影响目前在水产养殖生产中常用的饲料有天然、人工两大类,应逐步全面推广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还应正确选用质量和规格与养殖对象相适应的优质饲料。在水产养殖中,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喂养时,除应注意原料的质量外,还要对配合饲料配方中的营养配比、加工工艺质量等指标进行考核。首先要求其在水中有良好的稳定性,虾料要达到4-6小时,鱼料要求达到2小时。颗粒的类型及大小要适合养殖对象取食。此外,还要有较好的适口性、诱食性等。在常规的海淡水鱼类养殖中,一般10克以下的鱼种,应选择粒径为0.5-1.5毫米的破碎料进行投喂;10-15克的幼鱼,应选择粒径为1.5-3.0毫米、长度为4-5毫米的柱状颗粒饲料进行投喂;50克以上的养成鱼阶段,应选择粒径4-6毫米、粒长6-8毫米的柱状颗粒料投喂。虾蟹配合饲料还有相应的特殊规格要求。
六、科学的饲养管理、投饲技术可降低饵料系数 确定合理的最适投饲量是饲养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降低饵料系数的关键因素。正确运用“四定”投饲法进行喂养。水产养殖中,目前饲料投放有手投法、机械投放二种。不论哪—种都应掌握“均匀、缓慢”原则,而在网箱养殖及工厂化流水养殖中,更应注意采用正确的投喂方法。
七、做好饲料的贮存管理,使用保质期以内的饲料在养殖生产中,饲料进货不可—次太多,同时要查验饲料新鲜程度、生产日期、保质期限及营养成份是否符合标签要求等。没有化验条件的,也要采用眼看、手摸、鼻嗅、口尝等办法仔细加以鉴别。以上措施为确保降低饵料系数打下了良好基础。
八、注意天然饵料对降低人工饲料系数的促进作用水产养殖中,我们在全面使用人工饲料的今天,绝不能忽视天然饵料对养殖对象生长的重要作用。施放基肥,适时追肥,按不同时期培养相应的天然适口饵料仍是我们进行现代化的养殖,降低饵料系数的重要补充手段。据生产实践证明,一般在虾蟹类生长期内,如可得到充足的天然饵料,便可节省人工饲料1/3以上。有良好的天然饵料的虾类养殖水面,使用的虾类人工饲料的饵料系数,可降低到1.0以下,成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