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促销频率来分析,基础产品促销频率要高于利润产品。一般认为促销频率是消费者形成的参考价格与日常售价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促销频率愈高,消费者参考价格愈低于日常售价。因此对于利润产品来讲,保持较低的促销频率可以按正常售价顺利销售。从促销方式来分析,基础产品通常采用特价方式,而利润产品可以用三种形式:赠送礼品、同类产品买赠、小幅减价+赠送礼品。
供应商为了保证价格敏感型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他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在食品行业可以采用改变包装形式、包装规格的方法来增加产品的价格竞争力。有两种改变包装形态的方法,一种是改变包装材料,譬如奶粉由马口铁制成的桶装改为由纸品制成的袋装,这使包装成本大幅度下降,售价降低。另外一种方法是放弃销售包装改为散装出售,如散装水饺、汤团、包子;散装火锅食品;散装果冻、糖果、糕点。从当前来看散装商品种类有不断增长趋势,它们在价格方面有很强的竞争力。利用包装规格改变的策略主要体现在包装大型化,包括单个包装和中间包装大型化。无论是基础产品还是利润产品都存在包装大型化趋势。包装大型化带来的根本好处是包装成本和物流成本降低,使产品价格降低。通过包装大型化降低商品售价有三种表现方法:
●单个大包装商品售价比单个小包装便宜,通常的降幅在10%左右。
●中间包装大型化的商品比单个包装便宜。
●在保持原来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包装容量,体现“加量不加价”的降价策略。
有些供应商为了给消费者造成价格便宜的印象,将包装规格变小,产品售价也相应下降,但事实上单位容量价格并没有下降。一般认为这种定价策略应用在价格敏感型商品上成功几率会很低,因为消费者对这类商品的单位容量价格非常敏感。这种定价策略更适合应用在价格较贵的冲动型商品上,消费者对这类商品可能不在乎单位容量的价格,而更加在乎的是每次购买的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