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以下三种情况最容易触发忌讳心理。讲话者应该引以为诫。
丑陋之点。人人都有爱美之心,不幸的丑陋者和残疾者大多有自卑感,不愿听到跟自己的短处有关的话题。谢顶者忌说“亮”,胖子忌说“肥”,矮子忌说“武大郎”;其貌不扬者忌说“丑八怪”,跛子忌说“举足轻重”;驼背忌说“忍辱负重”等等。这种正常的心理应该得到充分理解。
失意之处。人生在世,总希望自己能一帆风顺,有所作为,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月有阴晴圆缺,人难免有失意之时,或高考落榜,或恋爱受挫,或久婚不育,或夫妻反目,或就业不顺,或职称评不上,诸如此类的失意之处暂时忘却倒也轻松,有人有意无意提起就会使人心灰意懒、沮丧不已。万事如意、踌躇满志之人则多以昔日的失意为忌讳,生怕传播开去,有失脸面。
痛悔之事。人的一生中免不了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一旦认识错误便会痛悔之至,以后一想起自己曾犯过的错误就自感脸上无光。犯过品质错误者更是讳莫如深。如果听到有人说起类似的错误,就会有芒刺在背、无地自容之感。
有极少数人以触别人的痛处、犯别人的忌讳为乐事,这是很不道德的行为。即使无意中的犯忌也有可能影响朋友感情和同志关系。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在说话时总是尽量成府。
那么,作为领导又该怎样成府呢?
慎言相避。跟人说话时先要了解对方的情况,着重掌握有无忌讳。对方的忌讳之物要视为禁区,十分谨慎地避开,以免触痛对方。谢顶者面前不说“亮”,高考落榜者面前少炫耀自己的大学生活,久婚不育者面前别谈生儿育女事,官运亨通者面前岂能描摹他昔日潦倒失意时的窘态,慎言相避的关键是在得意时切忌自我吹嘘。自我吹嘘,很可能无意中犯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