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出栏肉牛管理_肉牛价格养牛经济效益_舍饲肉牛育肥技术要领

   2023-11-15 互联网1940

肉牛养殖

  4、产业发展政策宽松。龙江县委、县政府为了扶持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主要有:新建或扩建牛舍所需占用宅基地以外的非耕地优先审批,并免收相关行政事业收费;以饲养肉牛为主开办的糖化饲料厂,可以缓收消费税和增值税,免收各种行政收费;搞肉牛改良县里优惠提供优质冻精;畜牧贷款优先发放给规模养牛户;草原发包优先承包给肉牛户;村机动地和树影地优先承包给肉牛户,用于种植牧草或青贮饲料;鼓励扶持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对长期从事肉牛贩运的大户发放绿色通行证,县内收费站免收通行费,外地客商车辆到龙江一律不查不扣;机关和企事业干部发展养殖业达到一定规模的,3年内可保留职级和工资。优惠扶持政策的出台,调动了广大养牛户的积极性,农户纷纷扩大养牛规模,兴建糖化饲料厂。全县糖化饲料厂已发展到400家,有效地加快了粮食的转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5、中介组织日臻完善。全县共组建了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协会21个,合作社主要为养牛户提供市场信息、交流养殖经验、组织技术培训、到外地参观学习,以及统一购料、资金调剂、肉牛销售等。此外,还培育了肉牛经纪人队伍220人。

  二、肉牛产业发展经验

  1、规模养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畜牧业已经告别暴利时代,进入微利时代,散养肉牛只能挣辛苦钱而不能实现发家致富。因此,龙江县积极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向规模要效益。因为规模化、集约化的大型养殖场便于推广应用新技术,便于科学防疫,便于管理,只有达到规模化,才能实现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才有更大养殖效益。

  2、养殖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最佳途径。随着种植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发展养殖业既能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收入,又能解决外出务工的种种不便。同时,养殖业还可以有效地转化余粮,实现过腹增值。龙江县肉牛产业每年转化余粮30万吨,转化秸秆50万吨,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万人。

  3、龙头企业是拉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自元盛公司入驻以来,龙江县及周边地区肉牛价格持续上扬,肉牛养殖效益不断攀升,目前,市场价为架子19元/公斤,育肥牛17.6元/公斤。与2006年企业投产前的架子牛6.4元/公斤、育肥牛5.6元/公斤相比,翻了一番多。农户育肥一头肉牛平均纯收入500元,高的达到1000元。

  4、宽松环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离不开宽松发展环境的保障和支撑,只有领导重视、发展环境宽松、激励政策优惠、资金扶持到位,产业才能获得更好更快发展。龙江县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扶持,营造良好环境,从而有效地保障肉牛产业大发展。

  5、经纪人队伍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经纪人队伍来源于农村,工作在农村,在产业发展中起到中轴和纽带作用,作用巨大、效果明显。龙江县的肉牛经纪人活跃在广大农村,被群众习惯的称为是养牛户的耳朵、眼睛和腿。即:替农民听信息,帮农民看市场,给农民跑销路,为肉牛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