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青蛙怎么养_野生青蛙的经济前景_野生青蛙养殖技术

   2023-01-12 互联网12830

 

  他知道,如将颗粒饲料直接撒在料台上,青蛙是不会吃的,因为饲料不会动青蛙也就看不见。他采取的办法是针对青蛙专吃活食的习性,先在料台上放一大堆蝇蛆,然后再放一小部分颗料饲料。因为蛆虫会在饲料台上一刻不停地钻爬,形状酷似蛆虫的饲料也会被蝇蛆带着动起来,青蛙看见了,就会将其当作活饵吃下去。刘春军给这种方法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以动带静”。

  试验结果表明,青蛙刚开始吃颗料饲料的时候,觉得不合胃口,经常是吐掉的比吃掉的多,等到时间长了,就适应了很多。随着青蛙慢慢习惯了颗粒饲料,刘春军趁热打铁,一点点调整活饵和颗料饲料的配比,不断加大颗粒饲料的量,减少活饵的投放。

  攻克了青蛙吃颗粒饲料这一难关,刘春军的思路进一步拓展——从它们的“幼儿”抓起,他另辟蹊径打起了蝌蚪的主意。

  青蛙是两栖动物,当蝌蚪长到60天的时候就开始“变态”,一旦上岸它就需要吃活性饵料。

  刘春军尝试着在这一阶段尽量少让它们接触活饵,多接触颗粒饲料,这样刚刚形成的食肉特性就比较容易被驯化过来。这一试验取得实效,极大降低了成本。

  如今,刘春军的青蛙除了每天吃一定量的活饵,还会适当地吃一些营养搭配科学的颗粒饲料,成本大大降低了,而青蛙却长得又快又好。

  刘春军凭借敢为人先的闯劲,把青蛙养殖业越搞越大。至今,他已创造了数百万元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人生事业的飞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