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第一次见他给猪打针的时候,他在圈里慢慢地把猪摸到,然后用手摸到猪耳朵下面有两指多宽的穴位那里,把针扎下去。我当时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他是一个盲人。”邻居告诉记者。
“前胛空、腰身长、屁股圆”,这是彭家益用手识别仔猪的标准。眼睛看不见,但他用心去感受。为了解市场,彭家益会请朋友帮忙到网上查行情,要是要去外地买猪仔的话,就会先电话联系好,然后找人带着去。
凭着一股钻劲,彭家益很快成了行家,不仅学会用手摸着给猪准确打针,还能自己配制猪饲料,每头猪成本节约50元以上。邻近县市的养猪专业户,从各地纷纷赶来向彭家益请教养猪技术,他都一一指导,耐心传授。十里八村的村民,无不夸他是自强不息的典范。
今年上半年,彭家益已出栏肥猪20多头,收入5万多元;现有40多头肥猪即将出售,年收入将在20万元以上。
彭家益告诉记者,在村里的帮助下,他把猪场移到村外的山边,利用猪的粪便建起了200多立方米的沼气池,免费供村民用沼气。
11年来,彭家益一直都是一个人养猪,从来没有请人帮过忙。“学一技之长,在社会立足,不向政府伸手,不要成为社会的包袱。”这是彭家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