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红岩寺镇大面坡村六组张雁的养兔场建设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五六个工人吆喝着抬石头,三四个工人说笑着搬运砖块,工人们穿的白大褂打扫着兔圈
“我首先要用自己的知识和努力,建成全州最大的养兔大户,然后通过专业合作社带领乡里乡亲共同致富,建设全州最大的兔子养殖基地”。谈起理想,今年29岁的张雁豪情满怀,和他那戴着眼镜,身材瘦弱,一副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

谈起为什么选择养兔?张雁告诉我们,他从湖北青年经济学校毕业后,在广东、新疆、河南等省打过工,最后在深圳一家公司做到了外人羡慕的中层白领,工资也有6000多元。在经常的应酬中,他发现在餐桌上,兔肉非常抢手,一只兔子的价格买到了400元以上,而成本才几十元。家乡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牧草资源,他认为,养猪价格波动大,养羊植被破坏严重,养鸡产生的氮气量大,空气污染严重。最后,决定养殖兔子。
没有资金,张雁硬是靠着自己的8万积蓄,东拼西凑共筹集了40多万。为了学习技术,他只身一人来到广东最大的养兔基地做最累最脏的活,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并且一住就是半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