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标准化养殖场 养殖兔子4万多只签订养殖合同不愁没销路

   2023-01-12 互联网317430

兔子养殖前景

  困难总是与机会并存,在养殖过程中,张雁同样遇到了其他的一些困难和尴尬。由于他家位于红岩寺镇最偏远的角落,这里没有三相电,且照明电压严重不足。为了加工饲料,他每天不得不在深夜进行,但机器的噪音却影响周围居民的睡眠。为此,他只好买了一台柴油机,白天自己发电加工。这样一来,成本就增加了,而且每次发电需要用力,瘦弱的张雁往往需要费很大的劲儿才能启动。今年,大学毕业、一直从事日语翻译的妻子还是不能接受一家就在农村这样待着一生的生活,毅然带着1岁的孩子回到了她的老家。面对一个个考验,张雁选择乐观对待,虽然也也少不了一些无奈。对于困难,他总是看得很淡;对于发展前景,他总是信心百倍。

  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张雁筹集资金28万元,新建了占地1300多平米米的标准化养殖场,每次可以喂养兔子8000只,这样年可以养殖兔子4万多只。同时,他还联合周边农户成立了归雁专业合作社。与此同时,他还与河南一家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对方无限量上门收购。

  成功了,他想再上新台阶。几年来,他不断地总结和汇集养兔经验,张雁独创一套易学易懂的较实际又独特的家兔养殖技术。为了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他针对每年3月、10月兔瘟疫病发高峰期,不断摸索饲养方法,经多次试验将常规的兔瘟疫苗注射时间由原来的7个月一次改为3个月一次;用药剂量由原来的一毫升变为两毫升,提高了兔子的抵抗力,增强了兔子的免疫力,减少了瘟病的发病率。他养殖的兔子也一年保证了6轮出栏,每只兔子成本控制在15元以内。

  谈起未来,张雁告诉我们,最想的是带动当地其他老百姓共同养兔致富,最终在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建立一条食品生产线,加工兔肉速食品,拓展产业链,走产—供—销一体化道路,增加产品附加值。我们从张雁眼中看到的是铁石一样的坚毅。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