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水禽旱养”技术在试点成熟后,进入了大面积推广。沈建良的建旺禽业合作社的社员首先就使用了这项技术,并带动当地近半数养殖户应用了水禽旱养和半旱养养殖技术。大量水禽的内迁及水禽旱养标准化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养殖对当地水质的影响,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升了养殖效益。
“在尝到先进农业科技带来的甜头后,我就更有信心了。”沈建良说,在获得了农业专家们的支持后,他的养鸭事业走得更为顺畅。随后,他成立了浙江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他发展科学养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为实现科技创新,卓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浙江省农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依托全省首家农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建了强大的科研团队。目前,公司内有农业专家数十名,致力于新品种研发、新技术试验以及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公司还邀请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导师进行相应的专业课程培训,现场授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标准化饲养管理。
沈建良说:“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提升农业产品层次,开创新的市场,传统养殖业才有生存的可能。”正是有了这个想法,沈建良一直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创新养殖模式。几年来,他和他的团队从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家禽标准化生产、成果转化、推广等方面进行攻关,研究适合水禽的先进养殖、免疫及污染治理技术等,先后成功完成了樱桃谷种鸭旱养技术规范制定、太湖鹅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应用、Z性北京鸭引进与应用推广等课题。
这一系列的科技创新举措,让公司获得了诸多荣誉,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二级种禽场、浙江省现代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优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种子种苗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基地“湖州卓旺太湖鹅原种场”已成为浙江省祖代种鹅场,2011年又被评为国家级太湖鹅原种繁育基地,这标志着家禽种业科技创新实现了新突破。
如今,沈建良的公司正朝着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前进。他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已经投资1亿多元,建设了规模化生态养殖及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通过经典育种,提高优质家禽品种覆盖率,并拓展禽肉、蛋精深加工项目,促使“繁育优质品种—高效生态养殖—副产物加工—绿色食品”的现代循环农业产业链不断趋于完善,推进水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