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7月,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家场村温室和大棚里的小西瓜所剩无几,50岁的瓜农王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今年村里请来了专家,更新西瓜新品种、引进抢早种植模式,与去年西瓜种植收入相比,收入至少翻了一番,一个棚纯收入上万元。”

王家场村村支书胡建党说:“王家场村建村213年,今年的西瓜种植创造了两个历史记录:一是定植时间最早,二是瓜农收入最高,这与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瓜类作物室的帮扶是分不开的。”
专家来了,我们有定位了
王家场村位于“西瓜之乡”庞各庄镇的边缘地带,耕地面积500多亩,全村72户人中有30多户以种植西瓜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村里的全科农技员王强介绍,长久以来,村里的瓜农种植西瓜一个棚的毛收入一直在六七千元,比庞各庄镇其他村瓜农的收入低得多。

2010年,王家场村成为北京市农业局党委的结对帮扶点,这为王家场村引来了“金凤凰”。2011年10月,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瓜类作物支部书记曾剑波来到了王家场村,走街串户,下地进棚。经过详细调研,曾剑波找到了王家场村瓜农收入较低的主要原因:西瓜品种落后,种植模式滞后,导致销售价格低。找到原因,曾剑波与村里进行了交流,双方建立了帮扶关系,把重点放在引进小型西瓜新品种、推广抢早种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