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中科院心理所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品牌特质、品类关注特性与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决策”研究。
原声:品牌不仅仅是以其外在的名称、标志等成为识别线索。不同的品牌各自的特定内涵决定了它们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它们在现代社会高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情境中,能否进入消费者头脑中的待选品清单或者更进一步成为首选。
品牌因为需要而产生
王詠认为,品牌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这种需要既是商家的需要,也是买者的需要。古代的制造者,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产品,将自己货物做上记号以示区分,进而逐渐演化为现在所谓的品牌。到了19世纪60年代,产品品牌化空前繁荣起来。当前的品牌发展,与现代的物品相对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越来越普遍,有着密切的关系。
品牌重视度因人而异
不同的消费群体,对品牌本身的重视和依赖程度也有差异。有的人重视品牌,愿到专卖店购买;有人强调实惠,喜欢到大卖场货比三家;有人容易形成品牌忠诚;有人常常发生品牌转换。此外,不同类别的产品对消费者生活的意义有所差别,因而消费者做相关购买时的风险知觉也有高低,这也影响消费者对其品牌的态度。
为何喜欢购买品牌货
人们对品牌的倚重与社会进步和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名牌往往意味着更高的价格,但一般情形下质量和相关服务较好,令人放心。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缺乏在商场中精挑细选的时间,购买名牌产品不仅可体现品位,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经济风险、时间风险、社会风险等。
经济学家夏业良———年轻人对品牌不够冷静
脸谱: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原声: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效益最大化。一个乞丐的个人效益最大化就是吃饱饭,而那些身份地位很高的人们,进出五星级饭店,在环境幽雅的地方消费,购买名牌产品,则是他们个人效益的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