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有机蔬菜产量低怎么办_有机蔬菜肥料选择_有机蔬菜销售难题

   2023-05-12 互联网3770
核心提示:在销售环节,有机蔬菜除产品上应加贴有机标志外,还应在柜台或货架上公示“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但问题来了,有些企业声称其有机蔬菜是经过认证的,但认证真假消费者

  “我们从2006年开始投资,每年几百万,直到去年才扭亏为盈,但只能保持微利。”说到有机蔬菜的投资,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陶楼乡一家有机蔬菜生产企业负责人言辞中有些许无奈。

有机蔬菜种植

  记者了解到,因为健康、安全,有机蔬菜备受追捧,但有机蔬菜行业发展却面临多重困局,难以普及到“寻常百姓的菜篮子”。要想发展,有机蔬菜行业还要迈过几道“坎”。

  第一道坎:“身份”能确定吗?

  在超市,面对各种蔬菜上琳琅满目的“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志,让消费者难以分辨。就是标有“有机”的蔬菜,消费者也无法确认其真实身份。

  根据相关标准,在销售环节,有机蔬菜除产品上应加贴有机标志外,还应在柜台或货架上公示“有机产品认证证书”。但问题来了,有些企业声称其有机蔬菜是经过认证的,但认证真假消费者却难以识别。还有一种情况,生产企业确实是经过认证的,但通过有机认证的蔬菜产量有限,一旦“有机菜”供应不上的时候,不排除会直接从菜市场批发,然后贴上有机标签一起送到各大超市。

有机蔬菜种植

  第二道坎:“身价”能降下来吗?

  生菜按“棵”卖、土豆按“个”卖、单价是普通蔬菜的3~5倍甚至更高……“有机菜”叫好不叫座,价格是关键因素。

  按有机标准,蔬菜只用生物肥料,产量本就低一些,一旦遇病虫害后,只能用药效比较差的生物农药,减产乃至绝产不可避免,加之流通成本也较高。另外,要取得有机蔬菜的认证,成本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认证有效期为一年,每年都需要重新认证。

  第三道坎:“个头”能壮大吗?

  也有人提出,如果有机蔬菜能实现规模化发展,行业蛋糕做大了,技术成熟成本降低,有机菜是否就能走向普通市民餐桌?

  有机蔬菜行业要发展,一方面,企业自身须“给力”。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企业应从市场拓展和盈利模式创新方面破解问题,实现盈利的良性循环。此外,政府也应“出力”。应加大对有机食品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投入搭建技术和互动平台。政府监管部门还要在强化市场监管、“有机食品”打假的同时,降低检测、认证和标识等环节的成本,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问题食品流向餐桌,让最大范围的老百姓享受到有机蔬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