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兴山县水月寺镇野竹池村65岁的原村支书李国楚,为了带领乡亲致富,创办村办企业,没想到办企业未赚反亏,欠债8万元。为还清债务,他辞掉村支书,和妻子在深山居住14年,坚持创业,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终于一分一分还清了全部债务。
今年11月22日,李国楚下山来到村里,告诉村支书谭福文,他所欠的债务已全部还清,人们才第一次知道了他的故事。兴山县委书记罗毅评价说,李国楚索居深山,坚守信义,事迹平凡而感人。
“心里一直在琢磨如何还债”
11月27日,记者驱车来到野竹池村的杨家山下,沿着约70度的山坡,爬上海拔1400多米高的大山已是中午,记者在一片山林里找到了李国楚。

与记者握手时,65岁的李国楚手上的老茧有些割人,指甲缝里也塞满了泥土。他不好意思地说:“种天麻,主要靠手刨土。”
李国楚所住的地方,四周重峦叠嶂,除了身旁一幢孤零零的土墙房,放眼四望了无人烟,李国楚在这里已经住了14年,几乎过着原始的生活。而当年上山的原因,却是为还清村办工厂的债务。
兴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1990年,李国楚当上了野竹池村党支部书记,为了带乡亲们致富创办了香菇厂、木器加工厂,并承诺责任自负。为了维持工厂运转,李国楚四处筹款。因村办工厂手续不全,李国楚只得以个人的名义向当地信用社贷了2万元,他又先后向10多人借了3万多元。然而事与愿违,两个工厂经营不见起色,不得不停办。到1995年,共欠本息5.7万元。

村里人都知道老李将借的钱投入到工厂,但最终这笔钱还是得由老李承担。李国楚承认当时压力很大,他说:“很长时间我难以入眠,心里一直在琢磨如何还债。”
“磨难不能动摇还债的决心”
1996年,村支部换届选举时,李国楚主动辞掉村支书职务。李国楚对新支书谭福军说:“我一定要把欠债还清,不能愧对国家和集体,也不能愧对子孙。”这一年,李国楚已51岁。“人穷奔高山,靠山吃山。”其实,为了这几万元的债,李国楚早已想好,到山上集中精力搞养殖、种植,赚钱还债。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做通了妻子张学蓉的思想工作,她答应陪他一起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