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不服老 承包百亩荒山种植柑橘

   2023-11-15 互联网1850

  荒山偏远,来回不方便,老汤甚至自己挑水种菜吃。

  汤立和:我不服老,我天天他们都说,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他们说你老是这日子,我是早上5点起床,天黑回来,蛮好。

  对这个已经69岁的老人来讲,艰苦好说,最难过的是一个人在山上的孤独和寂寞。

  在荒山上的日子里,白天陪伴他的是一只狗,到了晚上陪伴他的只有一盏灯。

  2008年,是汤立和上山的第四个年头,这一年他72岁,老汤预计,这一年自己的柑橘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了。

  汤立和:如果2008年我要是胜利的话,那我这个四年实际上那就可以,盈利可以超过40万以上。

  老汤计算了一下,如果2008年柑橘大丰收,他这一年就能收回投入。可以拿出这个成绩让家人放心。但是,2008年却成为老汤上山以来最痛心的一年。

  2008年,一个柑橘里有蛆虫的传言,殃及全国柑橘种植户。汤立和打了无数个电话却找不到来收购水果的经纪人。而当年老汤回到江夏重新发展种柑橘时就承诺帮农户卖柑橘,现在遇到柑橘不好卖,都来找他。

  甘定安:我有一些橘子,你给我帮忙销一下,你组织回来客户需要多少斤的,给我安排一下,就这样的。

  王大王:我说汤局我说这个橘子是不是给我帮忙销了,他说可以,他说我给你尽量联系。

  可老汤自己地里的柑橘都没人要,他又能上哪去帮别人卖呢?面对席卷全国的柑橘危机,以及那些来找他帮忙买柑橘的农户,汤立和用什么办法恢复江夏柑橘的辉煌?以至于在两年之后,带动了全区一亿多斤柑橘的销售?

  汤立和自己的柑橘园里每天都有上千斤成熟柑橘采摘下来,却只能卖个百八十斤,老汤觉得柑橘卖不出去烂了可惜,就自己捡来吃,有时候一天能吃上个七八斤,虽然吃得拉肚子。但吃着吃着,却吃出了买柑橘的灵感。

  汤立和:这样不行,你自己吃,吃死了都没哪个管你,你活该吗,后来想办法,我就到市场上去吃,所以2008年我一直在市场里大吃,我带头吃。

  为了让大家相信江夏的柑橘没虫子,老汤在市场上带头试吃。就算这样他也没能把来求助的农民的柑橘全卖出去,自己地里产出的50万斤柑橘只卖出去了20万斤,损失了15万元。

  已经72岁的汤立和欠下的旧债还没还,新债又添上了。所有期望值都落空,让老汤陷入迷茫。

  回想过去,从80年代研究柑橘开始,汤立和琢磨的只是技术。得到这么多荣誉,带领大量农民种柑橘,都是因为技术上的突破。却从一开始就忽略了销售,这才是导致当地农户卖橘难的最大原因。

  汤立和:果商都不来了,批发市场不批,批不出去,没人要。

  在柑橘市场上,江夏柑橘和临近的柑橘主产区宜昌相比数量少,而且名气也没有宜昌柑橘响亮。汤立和出去跑市场,江夏柑橘的质量怎么样,72岁的老汤有没有能力组织足量的货源,都会在水果批发商心里打个问号。

  刘光军: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他不相信是不是,这么一大把年纪出来在外面搞,别人也不相信他。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