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是山西省临汾市的一个小县,面积967平方公里,人口7万。农业产业结构小而全,“什么都有,什么都不多”。 境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十年九旱,“种完小麦种棒子,年年都是老样子”,至今还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大宁的出路在哪里?大宁人民如何过上好日子?
大宁也有自己的优势,人少地多,全县农业人口4.6万人,人均耕地8亩,林地5.2亩,天然草坡8亩,加上丰富的秸秆资源,非常适合养羊。封山禁牧后, 山西省的羊肉供不应求,价格非常看好。立足县情,抢抓机遇, 2004年底大宁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把种草养羊作为强县富民的突破口。
养羊在大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传统的山羊养殖有三大突出弱点:一是对植被破坏大;二是受益面小,全县36万亩自然草坡,最大载畜量不到7万只;三是经济效益低,一只山羊3年才能养到70多斤。
必须跳出传统的养羊路子。县委、县政府领导调研发现,小尾寒羊生长快、体格大、耐粗饲、产羔多,是肉羊中的最佳母本品种,经过与道赛特、萨福克等品种的 羊杂交后生产的二代改良羊,净肉率能达到56%,饲养6个月就能长到100斤以上。近期种草,发展圈养小尾寒羊,长期发展改良肉羊,一场政府主导、群众积 极参与的种草养羊扶贫攻坚战在大宁打响。

种草养羊,趟出致富新路子
目标定下来,行动赶上来。政策激励,发动、支持农民种草养羊;鼓励机关工作人员搞承包,引资金,办实体,直接参与羊业发展;农技助力,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培训服务,帮助养羊户掌握小尾寒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