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棉:濒临绝种的“鸡脚棉”重现南通

   2023-09-13 互联网2200
核心提示:这株棉花与其他棉花的外形明显不同(图)南通博物苑自然部的工作人员正着手将鸡脚棉的叶子制作成标本(图)  明清之际,在南通

濒临绝种的“鸡脚棉”重现南通

这株棉花与其他棉花的外形明显不同(图)

濒临绝种的“鸡脚棉”重现南通

南通博物苑自然部的工作人员正着手将鸡脚棉的叶子制作成标本(图)

  明清之际,在南通当地种植的鸡脚棉,是中国内地棉花中最优秀的品种,在历史上赢得过力韧丝长、冠居亚洲的美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当年适合地方土机织造粗纱生产的鸡脚棉,已经销声匿迹了多年。近日,在南通市通州区三余镇一名植棉能手承包的棉花田里,发现了这个濒临绝种的棉花老品种。

  央视名导询问通城棉花老品种

  今年9月上旬,由市委宣传部与央视纪录频道合作拍摄的大型纪录片《张謇》在我市拍摄。在拍摄过程中,央视知名导演梁钢询问起张謇盐垦时代大面积栽培的南通地方老棉花品种——改良青茎鸡脚棉。我市退休高级农艺师、77岁的曹云泉老人获悉后,发挥他对农村基层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对“鸡脚棉”这一南通地方老棉种进行走访。

  曹云泉介绍,当年,鸡脚棉非常适合地方土机织造粗纱生产,畅销国内市场;后来,纺织业向精纺细纱生产发展,鸡脚棉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机缘巧合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走访,近日,曹云泉老人在通州区三余镇植棉能手张宏发承包的棉花田里,发现了一株鸡脚棉。经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退休研究员韩世杰鉴定,这株棉花的确为销声匿迹多年的鸡脚棉。

  植棉能手承包田内发现鸡脚棉

  棉花秆腰身细,棉花叶子呈大缺刻、深裂形酷似鸡脚……在一大片棉花田里,这株棉花与其他棉花的外形明显不同。 10月16日,记者跟随曹云泉老人,专程赶赴通州区三余镇中闸村植棉能手张宏发家采访,用相机拍摄了这株鸡脚棉。

  张宏发说,近几年,他承包了5亩棉花田,种过鲁棉研23号、科杂1号F1等新品种棉花。五亩棉花田里大约有9000株棉花,棉田里突然出现一株老品种的鸡脚棉,他自己也感觉到很惊讶。“棉花是异花授粉作物,在提纯复壮棉花良种和大面积栽培中会出现异性变态,属正常规律,但出现这株特征、特性、形态都符合的鸡脚棉堪称罕见。 ”韩世杰如是说。

  张宏发介绍,这株鸡脚棉共开花7朵(其中4朵烂掉,没能保存好)。曹云泉老人上次来时,采集了2朵。剩下一朵花,张宏发用塑料袋扎紧,精心呵护。

  专家称作为种质保存价值较高

  “鸡脚棉棉绒短、产量低,织不了细布,只能织粗布,这是它的缺点,也是当年被逐步淘汰的原因。但是,鸡脚棉也有优点,它的叶面小、透光性强,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它的棉绒短适合做棉花絮,保暖性能好,也适合做药水棉花等工业用棉。 ”昨天,南通博物苑园林部副主任、植物专家居卫东这样告诉记者。

  居卫东说,鸡脚棉作为一种比较原始的棉花基因,可以与现在的棉花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现有的棉花品种。近10年来,南通博物苑的科普工作者一直在寻找鸡脚棉,它作为一种品种资源保存,有较高的科普价值。

  居卫东告诉记者,曹云泉老人前几天送来这株鸡脚棉一些叶子和一朵花,博物苑自然部的工作人员已着手将叶子制作成标本。居卫东说,博物苑准备保存鸡脚棉的种子,明年春天种植,以后可供青少年观察欣赏,了解棉花品种发展的历史过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