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誉为“天山神菇”的珍稀食药两用菌——白灵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虽然价格居高不下,但由于它生长需要独特的环境而在川内人工栽培成功很少。近日,双流县金桥镇传来白灵菇试种成功的消息。3月9日,记者来到金桥镇一探究竟。
三年摸索白灵菇试种成功
走进金桥镇金马村白灵菇生产基地,记者看到一个个菌袋上盛开着一朵朵巴掌大的雪白菌花,洁白如云,大的约一斤左右。说起白灵菇人工栽培,该生产基地负责人蔡祖蓉感慨万千。她告诉记者,摸索了三年,终于成功试种白灵菇。

蔡祖蓉说,白灵菇开如灵芝,食如鲍鱼,集食用保健于一身,被尊为食用菌家族中的上等珍品,很多高档餐厅都将它作为高档菜品之一,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高峰时期曾卖到100元到200元一斤。除鲜食之外,白灵菇还可以加工成罐头,切片烘干,做成调味品等深加工产品。
蔡祖蓉告诉记者,正是看中了白灵菇的前景,再加上有个朋友在云南丽江种植白灵菇,效益很不错,她才决定投资栽培白灵菇。2008年,蔡祖蓉在金马村租了近百亩土地。由于对白灵菇菌株的自身特点了解不足,加上技术不过关,第一年以失败告终,损失上百万。
经过三年的实验和摸索,蔡祖蓉终于基本掌握了在成都地区生产种植白灵菇的技术。但好事多磨,本以为10多万袋菌株丰收在望,哪知在今年过年前温度没有控制好,大部分菌株坏掉了,只剩下1万多袋。所幸的是,这一万多袋菌株长势良好,目前每天都有鲜菇出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