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黑且瘦的脸庞,中等身材,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山东章丘青年王元虎,虽然在当地远近闻名,但无论是相貌还是言行,给人的感觉却似邻家小哥。
如果从毕业之初开兽医门诊算起,32岁的王元虎已经走过了近10年的创业路。这期间,有过赚得盆满钵溢的狂喜,有过几乎血本无归的惨痛,更有数不清的磕磕绊绊。如今,王元虎少了曾经的稚嫩与懵懂,多了几分成熟与自信。

“我养猪,我快乐!”从当兽医到做“猪倌”,王元虎的年龄在变、事业在变、生活在变。但唯一没有改变的,则是那颗“坚持”的心。
创业前,先掂量自己有多重
1999年,王元虎考入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主修畜牧兽医专业。后来,他又到北京的一家兽药公司实习,两年间一直在乡镇村街跑业务,鞋底磨破了不少,也积累下许多经验与人脉。
“应该说,我所学的专业和实习经历,与我能够走到今天的关系很大。”那时候,王元虎就发现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农村做兽医的很少。“到处都是‘土’兽医,而农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很强烈。”
2002年下半年,大学毕业的王元虎在章丘市租了一亩地,投了3万元资金建了个小型养猪场。不成想,当年疫病横行,王元虎没敢赌下去,到最后还是决定开兽医门诊。虽然养猪的钱打了水漂,王元虎却走出了一条活路。
兽医门诊旁树起的“大学生技术服务部”,让附近的乡亲们倍感新鲜。没两年时间,王元虎就带着十几个师弟师妹开起了四家连锁店,钱也挣了几十万。不过,日子也有难过的时候。2006年蓝耳病暴发,门诊附近的很多养猪户都干不下去,王元虎和伙伴们一度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