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猪练跨栏、住精装房、睡“席梦思”,开过书店、收过废品的平舆县农民郭卫星养猪也不忘“捣腾”。就是凭着这股“捣腾”劲儿,他养猪一年能收入40多万元,以至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
他是一位40多岁的中年汉子,在北京开过书店,到广州收过废品,跑过运输……在熟悉他的人眼里,他是一个爱“捣腾”的人。2009年,他放弃每年几十万元的稳定收入,回到家乡开始新一轮的“捣腾”养猪。

从养白猪,到引进优质“苏太”黑猪,再到培育新型“舆太”黑猪,短短两年,他站稳了黑猪养殖市场,每年有40多万元的收入。此外,他还带动周边20多户农民走上黑猪养殖的致富路。
他就是平舆县双庙乡张付楼村郭庄组的郭卫星。
引种失败,自己选育新品种
2009年,郭卫星转让出在广州的废品收购站,回到老家办起了养殖场。第一年,他买了170头仔猪。因为没经验,不懂技术,猪没长大就全部感染了高热病,死的死,扔的扔,一年下来赔了17万元。

遭受重挫的郭卫星并没有被困难打倒。鉴于市场对廋肉型猪的偏爱,这一次,郭卫星将养殖方向定在瘦肉型猪上。他从网上了解到,黑猪的瘦肉率比较高,特别是苏州、太湖一带的黑色苏太猪更是优良的瘦肉型品种。于是,郭卫星从1000多公里外的太湖买回了50头母猪和一头公种猪,开始了养殖黑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