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做好了充分准备,可真动手养起来,霍俊新还是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今年5月,霍俊新养殖的第一批蚂蚱进棚了。半个月以后,霍俊新发现棚里的蚂蚱一天比一天少,随后只剩下三分之一了。蚂蚱不明不白的“丢”了?霍俊新很不解,他赶紧找专家请教。听了专家的解释,霍俊新才知道其中的奥妙。原来蚂蚱养殖中最关键的就是让蚂蚱“吃饱”,一旦饲料不足,蚂蚱就会相互蚕食,损失惨重。

虽然第一次养殖就遇到了挫折,可霍俊新没有灰心,他马上又着手准备第二期的养殖。7月底,又到了蚂蚱收获的时节,这一次霍俊新没有失望。收获的6000斤蚂蚱一售而空,霍俊新也尝到了特种养殖的甜头。
如今,霍俊新已经养了3期蚂蚱,短短半年就收回了先期投入的40多万元成本。最近,他又在村里承包了200亩地种玉米,这样一来,玉米秸秆可以作为养蚂蚱的饲料,蚂蚱粪便又能给庄家施肥,形成了生态环保的良性循环。霍俊新对记者说:“现在养蚂蚱的市场前景很好,产品供不应求。我希望明年能吸纳更多村民参与到特种养殖中,形成规模,创出品牌。我愿意免费为大伙提供蚂蚱种苗和养殖技术,让乡亲们一块儿致富!”
